中文名稱 |
 |
鯽魚 |
英文名稱 |
Goldfish
|
其他名稱 |
鯽 |
拉丁學名 |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innaeus, 1758)
|
魚類科屬 |
鯉科 |
主要來源 |
"水域:中亞細亞,中國及日本各地河流、湖泊與水庫。
主要分佈:除青藏高原外中國各的河流、湖泊、水庫中。東南亞國家有引入作為食用養殖對象。"
|
#簡單介紹 |
"體型﹕身體側扁而高,呈長卵圓形,腹部圓。
頭部﹕頭部短小,後背部明顯突起且扁平,吻鈍。
體表﹕鱗片較大,側線平直,位於體側中央。
各鰭﹕背鰭外緣平直或微凹。臀鰭外緣平截。胸鰭後緣圓鈍。腹鰭不達肛門。尾鰭深分叉,上下葉端鈍圓或略尖。
體色﹕身體背部灰黑色,體側銀灰色或帶黃綠色、腹部白色,各鰭均為灰色。
一般長度為25厘米,最大長度為1米。"
|
品種 |
"近緣種:
黑鯽、銀鯽。" |
供應季節 |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以二至四月和八至十二月出產的較為肥美。 |
選購方法 |
宜選眼球略凸、眼睛黑白分明、魚體扁平、色澤偏白的為佳。不宜選購體型過大、色澤發黑,則表明不新鮮,肉質不嫩。 |
儲存方法 |
一般使用低溫保鮮法。將鯽魚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室保存即可。 |
烹調技巧 |
魚味鮮美,是滾湯的上佳材料。 |
#備註事項 |
"本品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血脈之功效。
宜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宜:適宜脾胃虛弱、營養不良、水腫、孕婦產後乳汁缺乏的人士食用。
忌:感冒發燒期間慎食。
食用配伍:
宜:
1. 鯽魚與黑木耳:鯽魚與木耳都含有比較豐富的核酸,兩者一起搭配,可以為人體補充豐富的核酸,並且有抗衰老的效果,適合老年人和體質虛弱人士。
2. 鯽魚與花生:花生中含有的維生素E,可以有效抑制鯽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有利於人體對鯽魚營養的吸收和利用。
3. 鯽魚與豆腐:鯽魚營養豐富,搭配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豆腐,有滋補強身的效果,對手術後、病後身體虛弱人士有食療功效。
忌:
鯽魚與雞肉、羊肉:中醫認為鯽魚屬性偏溫,體熱和陽盛體質的朋友吃鯽魚時,不能同時吃雞肉及羊肉,易生熱而引起瘡瘍。
食物安全中心指出部份鯉科魚類(包括鯽魚)的魚膽中含有毒化學物質,不會因烹調而消失,進食後可影響肝臟、腎臟和心血管系統,市民切勿食用。"
|
常用菜式 |
醋烹鯽魚、木瓜蓮子煲鯽魚、鯽魚炖豆腐、鯽魚豆芽湯、豆寇陳皮鯽魚羹 |
資料來源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10 |
能量(千卡路里) |
108
|
蛋白質(克) |
17.1
|
脂肪(克)
|
2.7
|
膽固醇(毫克) |
130
|
碳水化合物(克) |
3.8
|
鈉(毫克) |
41.2
|
水份(克) |
75.4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