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番石榴 |
英文名稱 |
Guava |
其他名稱 |
芭樂、雞屎果、雞矢果、拔仔、秋果 |
植物學名 |
Psidium guajava L. |
植物科屬 |
桃金孃科,番石榴屬Psidium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熱帶美洲,分佈於墨西哥和秘魯。亞洲熱帶地區亦有廣泛栽種,如泰國、印尼、緬甸、斯里蘭卡、菲律賓等地區。傳入中國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現普遍栽種於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等地。 |
#簡單介紹 |
為桃金孃科番石榴屬的果實。味甘、微澀,性平。可止渴生津、除煩、收斂止瀉、杜蟲。番石榴的維生素 C 含量比橘子高八倍,比西瓜、鳳梨多三十到八十倍,加上番石榴含有類胡蘿蔔素,故能將其抗氧化指數推得更高,有助增強人體抵抗力和抗癌能力。而番石榴的高鉀質特點,則有助維持正常血壓。由於其形狀似石榴,而又由外國傳入,故被稱為「番石榴」。 |
品種 |
台灣栽種之番石榴品種繁多,包括: (一)「中山月拔」:果實呈長圓形,果皮為黃綠色,果皮下為白色果肉,入口爽脆且甜; (二)「梨仔拔」:果實呈長朵形,果心細小,果肉特厚,口感極脆; (三)「宜蘭白拔」:果實尤如梨仔拔的形狀,果皮淺綠帶白,果肉潔白,風味清脆; (四)「泰國拔」:原產地為泰國,果實碩大,呈黃綠色的圓形或長圓形,糖度較低,果肉爽脆; (五)「珍珠拔」:果實如梨形,果肉清脆,糖度適中; (六)「水晶拔」:果肉厚,種子少,肉質爽脆。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最合適為9至11月。 |
選購方法 |
以表皮光滑,果皮色澤黃中帶綠者為佳。 |
儲存方法 |
可放置於室溫下儲存一段時間。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一般食用。 忌:有實熱便秘、肝熱人士應慎食,以免導致便秘。習慣性便秘、產後便秘以及病後體虛便秘者不宜進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未有文獻報告。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果實呈球形或洋梨形,頂端冠似宿萼,有特殊香氣。果實初時為青色,成熟時漸轉為黃色或淡紅色。果肉呈白色或胭脂紅色。果實多種子,多數是扁平和呈腰腎形。果實宜於生食,亦可搾成果汁作飲料。因其蘊含果膠(Pectin)成份,故可加工製成果醬、果凍。除供食用外,果實亦具藥用價值,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
#備註事項 |
不宜大量食用,以免便秘。 據說番石榴的果實和葉片能有助降低血糖,惟只能控制血糖水平,並不能根治病症。 |
常用菜式 |
可作為生果食用,或搾汁加工,製成罐裝或紙包裝飲料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41 |
蛋白質(克) |
1.1 |
脂肪(克) |
0.4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14.2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3.3 |
膳食纖維 (克) |
5.9 |
水份(克) |
83.9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