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豆類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紅腰豆
英文名稱 Red kidney bean
其他名稱 敏豆(台灣稱)
植物學名 Phaseolus vulgaris
植物科屬 豆科蝶形花亞科菜豆屬
主要來源 源於中南美洲,16世紀末期由歐洲傳入中國,再於17世紀時傳到日本。現主要種植於中南美洲和中國南方各省。
#簡單介紹 "紅腰豆是豆科一年生植物的種子,性喜溫暖,並不耐霜凍亦不耐熱,對溫度要求很嚴格,因此早春時必須在晚霜過後才能進行栽培。 紅腰豆性平味甘,具有養陰、通淋、消腫之功效。藥用則有助補胃下氣、健脾壯腎、利水的功效,是脾弱腎虛的患者保健食品。另外,更具有補血、加強免疫力、維持細胞修補及抵抗衰老等功用。其營養成份是豆類之中較為豐富的一種,除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及蛋白質外、還有食物纖維、葉酸、鐵、鎂、磷等多種礦物質。其中值得一提是它不含高纖維,能幫助降低膽固醇及控制血糖,糖尿病人也適合進食。"
品種 可分矮性或蔓性兩種,矮性的種株高 30-60 公分,而蔓性種則高 1.6-2 米。
供應季節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一般以春、秋兩季栽培為主,春栽 5至6月;秋栽 9至11月上市,以避過盛夏高溫與冬季嚴寒。
選購方法 選擇優質紅腰豆要求外形似“雞腰子”,顆粒完整飽滿,大小均勻,顏色自然、紅潤並富光澤,沒多餘雜色,表面光滑,表皮無皺紋和無蟲蛀現象為佳。如夾雜潮味、黴味等異味,則是劣質豆。
儲存方法 紅腰豆應儲存在乾燥的密封容器內,並放置在陰涼、通風、乾燥之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儘可能做好充分防潮、防黴、防蟲的措施,亦可儲存在冰箱內。
#*宜忌人群 "宜:素食者不吃肉類,容易欠缺敗鐵質及蛋白質,故素食者宜多吃紅腰豆來補充缺少了的鐵質來製造紅血球,以防止缺鐵性貧血。每100克紅腰豆就有8.7克鐵質,素食者可從此吸收足夠鐵質。此外,每100克紅腰豆中含有130微克的葉酸鹽,對孕婦十分重要,應多吃紅腰豆補充,如果孕婦內的葉酸不足,會損害胎兒的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從而患上神經管缺陷症,引致雙腿癱瘓和失去排泄能力。 忌:紅腰豆性利濕,體虛者不宜多食;紅腰豆多吃容易脹氣,胃腸較弱的人也不宜多吃 適合一般人群食用,特別是素食者和孕婦,糖尿病人"
#*食用配伍 "相宜:紅腰豆與蕃茄:紅腰豆含有鐵質,而蕃茄含有豐富維他命C,兩者加上可預防貧血和增強體力。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烹調技巧 要把紅腰豆浸透,然後以沸水高溫徹底煮熟後,才可以加入沙律或蔬菜之中,亦可混入飯中、炆咖喱或作蔬菜濃湯。
#備註事項 根據食用植物含天然毒素的研究,紅腰豆的常見天然植物毒素為植物血球凝集素 (phytohaemagglutinin)。這毒素可於短時間(1至3小時)內引致食物中毒,患者會有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它不但刺激消化道粘膜,更會破壞消化道的細胞,從而影響吸收。若毒素進入血液,更會破壞紅血球、影響凝血、引起過敏反應等。為了預防中毒,建議先把紅腰豆浸透,並以沸水高溫徹底烹煮,同時切勿使用未經烹煮或沒有煮熟的紅腰豆來配製沙律。至於罐頭紅腰豆,通常經高溫處理,非常安全,可安心食用。
常用菜式 紅腰豆西紅柿沙拉、五色豆炒飯、鮮茄腰豆湯、紅腰豆黑米糖水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資料來源 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實驗室
能量(千卡路里) 337
蛋白質(克) 22.53
脂肪(克) 1.06
飽和脂肪(克) 0.104
膽固醇(毫克) 0
碳水化合物(克) 61.29
糖(克) 2.1
鈉(毫克) 12
膳食纖維 (克) 15.2
水份(克) 11.75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