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紅葡萄 |
英文名稱 |
Fox Grape |
其他名稱 |
美洲葡萄、狐葡萄、紅提子 |
植物學名 |
Vitis labrusca L. |
植物科屬 |
葡萄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北美東部,為大部份美洲栽培葡萄的親本。現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
#簡單介紹 |
為葡萄科植物美洲葡萄的果實。味甘酸,性平。具有預防貧血、利小便的食療功效。葡萄蘊含類黃酮,具有保護細胞膜、抗皺抗衰老的作用。葡萄中的有機酸類和果膠能抑制腸道細菌繁殖,並對腸道布收歛作用。康可(Concord)品種為製造葡萄汁的優良品種,在美國東部有大面積栽培。 |
品種 |
起源於美洲種的品種有:伊沙貝拉(Isabella)、香檳(Champion)、康可(Concord)等。一種產於美國南部的圓葉葡萄(V. rotundifolia Michx.),果實呈暗紫色,具有麝香味。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以整串果粒大,堅實富彈性;果皮表面有果粉者為佳。 |
儲存方法 |
由於容易腐爛,建議現買現食;或可放於雪櫃內儲存,一般可保存 1 週。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痛、淋病以及小便不利的患者食用。此外,患有肝炎、肝硬化、癌症、貧血、高血壓、神經衰弱、水腫人士及妊娠惡阻、嘔吐、疲勞的人士亦適宜食用。 忌:陰虛內熱、腹瀉溏便、腸胃實熱者忌食。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忌多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 1.葡萄與芝麻:葡萄皮和種子具有高強度抗氧化物質,搭配芝麻的維生素 E,能進一步增強整體的抗氧化功效,有防癌抗衰老功能。 2.葡萄與糯米:葡萄中的葉酸與糯米中的鐵質相結合,能維持紅血球正常運作,有助預防貧血、消除疲勞。 相尅: 1.葡萄與蘿蔔:當人體進食蘿蔔後會産生一種硫氫酸的代謝物,此代謝物易與葡萄中的類黃酮所産生的代謝物產生相互作用,抑制人體吸收碘質,影響甲狀腺功能。 2.葡萄與蝦:葡萄所含的單寧酸會與蝦內的鈣質結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
烹調技巧 |
果實為成串生長的球形或橢圓形漿果,每串數目為 6 ~ 300 顆不等,果肉酸甜多汁。果皮的堅韌程度和果肉的結實程度視乎不同的品種而有所不同,果皮可從堅韌到軟化,果肉由結實到軟性。果實可生食或搾汁,亦可加工製成葡萄酒、葡萄汁、葡萄乾和果醬。 |
#備註事項 |
進食葡萄後不宜立刻喝水,否則容易引起腹瀉。 葡萄乾含葡萄糖、鐵質較多,尤適合兒童、婦女、體弱貧血者食用。 |
常用菜式 |
可作為生果食用、製成葡萄酒或罐裝及紙包裝飲料等。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實驗室 |
能量(千卡路里) |
56 |
蛋白質(克) |
1.4 |
脂肪(克) |
0.2 |
飽和脂肪(克) |
0.02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13.8 |
糖(克) |
7.37 |
鈉(毫克) |
1 |
膳食纖維 (克) |
4.3 |
水份(克) |
N/A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