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白芸豆
|
英文名稱
|
White Kidney Bean, Butter Bean,
|
其他名稱
|
白芸豆、白鳳豆、飯豆(《日用本草》),白目豆、甘豆(《廣州植物志》)
|
植物學名
|
Phaseolus multiflorus
|
植物科屬
|
蝶形花科菜豆屬
|
主要來源
|
白豆原產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後經人工栽培馴化已適應冷涼潮濕的高原地帶。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是阿根廷、美國、墨西哥、英國、中國和日本等。中國在16世紀末才開始引種栽培,現在各個省區均有種植,當中以雲南的大理、麗江、蘭坪和貴州、四川等種植面積較大。
|
#簡單介紹
|
"白芸豆是芸豆的一種,也叫菜豆,其他顏色還有紅、黑、雜色帶斑紋等。白芸豆顆粒偏大,芸豆形狀多種多樣,有腎形、橢圓形、扁平形、筒形和球形等;顏色也有多種,如白、黑、黑紫、綠色和雜色帶斑紋等。顆粒大小差異也很大,小者如黄豆般,而大粒的白芸豆籽粒長約21毫米,厚約9.5毫米,比黄豆大幾倍,可稱豆中之冠了。
白芸豆的藥用價值很高。中國古代醫籍記載,味甘平,具有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等功用,是一種滋補食療佳品。還有鎮靜作用,對治療虛寒呃逆、胃寒嘔吐、跌打損傷、喘息咳嗽、腰痛、神經痛均有一定療效。此外,白芸豆含有皂甙。尿毒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T細胞,促進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腫瘤細胞的發展起抑制作用,因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其所含尿素酶應用於肝昏迷患者效果很好。
跟其他很多豆類一樣,白芸豆營養非常豐富,白芸豆還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這個特點在營養治療上大有用武之地。白芸豆尤其適合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症和忌鹽患者食用。吃白芸豆對皮膚,頭髮大有好處,可以提高肌膚的新陳代謝,促進機體排毒,令肌膚常葆青春。白芸豆中的皂甙類物質有降低脂及吸收功能,促進脂肪代謝,所含的膳食纖維還可加快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多吃白芸豆對減肥者有一定幫助。"
|
品種
|
白芸豆為菜豆屬植物,該屬植物全世界有50種,熱帶美洲種類尤為豐富,中國栽培3種,香港栽培1種。白芸豆亦即「多花菜豆」。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選擇優質白豆要求顆粒完整飽滿,大小均勻,顏色自然、鮮白並富光澤,沒多餘雜色,表面光滑,表皮無皺紋和無蟲蛀現象為佳。如夾雜潮味、霉味等異味,則是劣質豆。
|
儲存方法
|
"芸豆應儲存在乾燥的密封容器內,並放置在陰涼、通風、乾燥之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儘可能做好充分防潮、防黴、防蟲的措施,亦可儲存在冰箱內。存放太長時間會發現白豆有粘在一塊兒的現象,說明已經開始受潮,要及時晾曬,並把霉爛的豆子丟掉。
新鮮的白芸豆可以放在冰箱裡保存,但存放時間不要太長,以免流失營養或腐壞,浪費食物。也可以把新鮮的白芸豆煮熟、晾乾,做成乾白豆,這樣能適當延長白芸豆的壽命。"
|
#*宜忌人群
|
"宜:脾胃氣虛及腎虛者宜食;腹瀉,小便頻數者宜食;男子遺精、女子帶蝦白豆病者、糖尿病人宜食。多用於脾胃虛弱或腎虛腰痛。
忌:白豆性平益氣,氣滯腹脹者、患寒熱病者忌食,需減肥者慎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單用或與黑豆等配伍,宜與粳米同吃。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可製成豆餡、豆酥及糖果、豆粉、豆奶的食品,當餡料使用時,須先泡水軟化,去除外殼,再蒸成泥狀使用。
|
#備註事項
|
"白芸豆不能生食,必須煮透才能食用,夾生白芸豆不能吃,否則可能引起中毒。
白芸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造成脹肚,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盡量少吃。
白芸豆提取物含有a-澱粉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澱粉的分解,是減肥的良藥。
白豆燉肉鍋(Cassoulet)原來正是十四世紀英法百年戰事之時,法國軍人的食糧。據說這種混合白豆、豬肉、鴨肉、鵝肉、芹菜及蘿蔔的菜肴,令法國軍人感到無比溫暖,吃著猶如嘗到母親為自己親手烹調的菜,於是戰意高昂,擊退英軍。"
|
常用菜式 |
白芸豆燉豬蹄、醬汁拌白芸豆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333
|
蛋白質(克)
|
23.36
|
脂肪(克)
|
0.85
|
飽和脂肪(克)
|
0.219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60.27
|
糖(克)
|
2.11
|
鈉(毫克)
|
16
|
膳食纖維 (克)
|
15.2
|
水份(克)
|
-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