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雞翼(連皮) |
英文名稱 |
Chicken wing (with skin) |
其他名稱 |
雞翅、鳳翅、大轉彎 |
動物學名 |
Gallus gallus domestica |
動物科屬 |
雉科,家雞的翅膀。 |
主要來源 |
雞的翅膀。 |
#簡單介紹 |
雞翼骨多肉少,皮富膠質,脂肪含量比雞肉多,味道甘美,含有大量的骨膠原及彈性蛋白質, 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強腰健胃等功效。 性溫、味甘鹹。適合炸、醬、滷、燒、燜,烤、泡、煮湯等烹調方法。 |
品種 |
多款肉食用雞種。 |
供應季節 |
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品質良好的雞翼色澤呈白色或淡黃色,表皮有光澤;外形正常無破損;具有雞的特別氣味,並無不良異味。 |
儲存方法 |
低溫儲存。冷藏在 2- 4度攝氏可保存2-4日;冷凍在 -18度攝氏的溫度或以下可保存 4-6個月。放入雪櫃保存之前,要用保鮮紙、保鮮盒或保鮮膠袋包好,可防止水分流失,影響原味及口感。 |
#*宜忌人群 |
一般人均可食用,但患有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熱毒癤腫等患者忌食。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
#*食用配伍 |
雞翼與香菇一同煮食,能將雞翼中的鉀硫氨基酸與香菇中的植物纖維發揮相乘效果,對於便秘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
烹調技巧 |
1.烹調雞翼時,應以慢火燒煮,才能發出香濃的味道,而骨膠原成分,也須在長時間燒煮才可溶化。 2.雞翼表面有疙瘩般的小顆粒,去皮後賣相會較為吸引。 3.雞翼去骨後,可保持其原本形狀釀入其他食材,作為特色菜餚,唯工藝的要求較高一點。 |
#備註事項 |
雞翼含有大量的骨膠原及彈性蛋白,對於保持血管、皮膚、肌腱及內臟的良好運作頗具成效。 雞翼又可再分為“雞中翼”及“雞翼尖”兩種。雞中翼是連接雞體至雞翼的第一關節處,肉質較多;雞翼尖是雞翼第一關節處至翼尖,骨多皮多肉少。 |
常用菜式 |
瑞士雞翼、珍珠鳳翅、燴雞翅、泰國甜酸雞翼、香茅雞翼、鹵水雞翼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食物研究化驗所 |
卡路里(Kcal) |
194 |
蛋白質(克) |
17.4 |
碳水化合物 (克) |
4.6 |
脂肪(克) |
11.8 |
飽和脂肪(克) |
0 |
膽固醇(毫克) |
113 |
膳食纖維(克) |
- |
糖(克) |
0 |
水份 |
65.4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