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莖葉類蔬菜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菜心
英文名稱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其他名稱 菜薹、薹心菜
植物學名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植物科屬 十字花科
主要來源 起源於中國南部,由小白菜演化而來。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20 世紀後日本引種成功。
#簡單介紹 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宣肺豁痰、疏通腸胃、散瘀消腫之功效。菜心的纖維含量豐富,能提供飽足感之餘,亦可促進腸道蠕動,能有效預防便秘和腸道癌症,乃致體重控制。此外,菜心的鈣質成分亦頗高,參與肌肉的收縮動作及神經傳遞過程,使人能作適當且敏捷的反應。
品種 莖部顏色由白綠至青綠色不等,葉片則呈深綠色,而花莖間生有黃色的小花。栽培品種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種。
供應季節 全年均有出產,但以秋、冬季節約 9 月至翌年 4 月所產的較甜美。
選購方法 宜選葉莖色澤青翠而接近淺綠色;莖部如食指般粗幼,葉柄貼近莖部;菜花在含苞狀態,尚未開花者較嫩較軟;葉片狹窄而修長且帶有油質感,放在手裡有柔軟感的為上品,味道較甜。葉面闊而莖部粗大,雖水分充足,但肉質粗糙多纖維。至於菜心的心部如出現白點,即表示有水分乾脫的現象,不宜購買。
儲存方法 用保鮮袋封好,置於雪櫃內可保存 1 周左右。
#*宜忌人群 宜:尤其適宜氣血兩虛者,產褥期婦女,水腫、血瘀、痰喘、剛做完手術之人士,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氣管炎、習慣性便秘之人士食用。
忌:脾胃虛弱者慎食。
#*食用配伍 宜:
菜心與雞肉:因菜心具有助消化、調臟理腸的作用,而雞肉則有填精補髓、活血調經的作用,兩者相互配合恰當。
忌:未有文獻報告
烹調技巧 成熟之菜心多數會有黃色的小花。部份食店會把小黃花摘去以免給予客人那菜心太老或太成熟的感覺。食用部位為葉、嫰莖。將菜心浸泡在水中約45分鐘,再在流水下沖洗數次。
#備註事項 將花心浸於水中約四十五分鐘,讓螆蟲浮出來;然後在流動的水下沖洗乾淨。由於花和葉的表面往往積存最多農藥,故必須仔細清洗花和葉的表面。
常用菜式 菜心炒牛肉、蠔油菜心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資料來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能量(千卡路里) 25
蛋白質(克) 2.8
脂肪(克) 0.5
飽和脂肪(克) N/A
膽固醇(毫克) -
碳水化合物(克) 4
糖(克) N/A
鈉(毫克) 26
膳食纖維 (克) 1.7
水份(克) 91.3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符號 意義
- 未測定
未檢出
Tr 微量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食物別名
x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N/A 沒有相關資料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縮寫 單位名稱
g
mg 毫克
mcg 微克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