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黃金菇 |
英文名稱 |
Golden Oyster Mushroom |
其他名稱 |
珊瑚菇 金頂側耳 榆黃蘑 |
學名 |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 |
科屬 |
側耳科 |
主要來源 |
木腐性食用菌。東北著名蕈菌,食藥兼用。原分佈於中國北方,如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廣東和西藏也有。野生的夏季生於榆屬的枯立木、倒木和原木上,偶然也生於衰弱榆屬的活立木上。可以食用,味道較好。上世紀80 年代在中國馴化栽培成功。 |
簡單介紹 |
子實體叢生或單生,菌蓋漏斗形、直徑3-12厘米,草黃色至金黃色,光滑肉質、菌裙白色、稍密、不分叉,狹窄至稍寬,與菌柄延生菌肉白色,有菌香味,可口;菌柄長2-10厘米、粗0.5-1.6厘米,偏生,白色至淡黃色,基部相連。孢子圓柱形,無色、光滑,7.5-9.5微米x2-4微米,孢子印白色。 |
品種 |
有十多個品種。如旗金1號、2號等。 |
供應季節 |
人工溫室栽培,故全年四季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市價約售八十多元一斤(600克)。菌傘成扇形、圓形或喇叭形。成熟時傘頂會轉為金黃色,遠看如同戴上皇冠的花朵,宜選菇蓋尚未全部展平,否則太老。另菇身要乾爽、肉要結實和菌頂不要有斑點。 |
儲存方法 |
鮮品宜放雪櫃冷藏儲存。 |
烹飪前處理 |
未有文獻報道 |
烹調技巧 |
剪去菇蒂,掃淨底面,氽水備用。食用部位為其子實體。食味鮮美,質感爽脆,香味濃郁。炒、爆、燒、扒及燉湯均可。 |
備註事項 |
於台灣流行在家或寫字樓DIY種黃金菇。供應商提供精緻連盒的內有黃金菇孢子的培養基,消費者只要噴水靜待它生長就可以。從種植到採收約2週時間,可以持續種幾次。
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可治療腎虛、陽萎和痢疾。民間資料認為金頂側耳有治療肺氣腫的作用。氨基酸含量豐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屬高營養、低熱量食品,長期食用,有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中醫稱其甘,溫,無毒。能潤肺生津,補益肝腎。因色澤金黃、豔麗美觀受消費者歡迎。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和心臟健康。 |
常用菜式 |
XO醬炒黃金菇,黄金菇燉椰奶,黃金菇燒蹄筋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食物成分表 |
能量(千卡路里) |
166 |
蛋白質(克) |
16.4 |
脂肪(克) |
1.5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40.1 |
糖(克) |
- |
鈉(毫克) |
- |
膳食纖維 (克) |
18.3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