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黑松露


圖 1


中文名稱 space 黑松露
英文名稱 Perigord truffle、French truffle
其他名稱 黑孢塊菌
學名 Tuber melanosporum Vitt.
科屬 塊菌科
主要來源 分佈於地中海西北岸的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尤以法國佩理戈爾(Perigord)地區出產的為著名。
簡單介紹 性味: 味甘、性平。 形態特徵: 子實體(子囊果)大小變化大,直徑由3cm至8cm大小,塊狀,表面有多角形的疣,疣頂凹陷,內部初時白色,後呈灰色或褐色,成熟時變黑色,具大理石狀菌脹紋。子囊袋狀近球形,無色,無柄,內含2-4枚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褐色,表面滿佈小剌。 生態習性: 秋末至翌年春天形成子囊果,與栓皮櫟等闊葉樹根共生。其生境為含鐵的紅鈣土深30cm處的土層內,不露出地面。 營養成份: 子囊果含有粗蛋白、食用纖維、脂肪、多聚糖和多種氨基酸。
品種 1. 人類食用松露的歷史超過三千年,可食用的松露目前約有三十多種。最昂貴的是就是這裏所說的黑松露(Tuber melanosporum)和另篇提到的白松露(Tuber magnatum) 2. 另有一種喜馬拉雅山塊菌(Tuber himalayensis) ,菌色和外形與黑松露相似,但菌面的疣是多角形,而歐洲黑松露面上的疣呈圓形,注意不可混淆。
供應季節 法國12月至翌年3月,意大利1-3月,澳洲6-8月
選購方法 應是呈啡黑色,外形如椰菜花狀,外觀無損壞,無蟲蛀凹洞,切開可見內層有血管似的花紋,紋理要清晰
儲存方法 置放於攝氏4度之雪櫃中可存放半年,若用開水氽過,連煑汁液入樽內,可保存1年
烹飪前處理 用刷子刷去松露菌面層泥垢,揩乾,切薄片備用
烹調技巧 食用部位為黑松露的子囊果。本品為珍貴食用菌之一,號稱「廚房的鑽石」,具獨特的香氣。其氣味不管喜歡或討厭,一經嘗試,會令人永遠難忘。無論生食或熟食均為極佳的菜餚,但一般認為熟食味道更佳,適合於多種烹調方法。
備註事項 1. 本品的生長環境亦在30cm土壤深處,需用狗隻找尋採集。但現已有用在寄生樹下接種菌苗以培植方法生產。 2. 進行實驗性的人工培植黑松露,成功的例子有1999年澳洲農產學家Duncan Garvey及2007年3月美國菌類專家Tom M. Chael
常用菜式 黑松露烏雞湯、松露飲片。
^營養資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