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竹絲雞 |
英文名稱 |
Silky fowl |
其他名稱 |
絲羽烏骨雞、武山雞、烏骨雞、烏雞 |
動物學名 |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var.) |
動物科屬 |
鳥綱、雞形目、雉科。(注:烏骨雞是家雞的一種) |
#簡單介紹 |
竹絲雞全身毛白色,因皮、肉、骨嘴均為黑色,故而得名烏骨雞,是中國著名的藥用珍禽之一。竹絲雞性平、味甘; 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調經等作用。適宜作為煨湯、炖食之用。 |
品種 |
國內地區雞變種 |
供應季節 |
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竹絲雞以皮、肉、骨嘴均黑色為正常 。 |
儲存方法 |
低溫儲存。冷藏在 2- 4度攝氏可保存2-4日;冷凍在 -18度攝氏的溫度或以下可保存 4-7個月。放入雪櫃保存之前,用保鮮紙、保鮮盒或保鮮膠袋包好,可防止水分流失,影響原味及口感。 |
#*宜忌人群 |
一般人均可食用。 婦女,特別是產婦,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有文章指出雞頭、雞翅膀、雞腳均能動風、生痰、助火,故肝陽上亢者忌食。 |
#*食用配伍 |
《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制消渴,益產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 《神農本草經》對烏雞全身不同部位的藥用價值作了詳細的說明: 肉--具有調節內臟功能,治療燙傷、耳鳴以及止血功能。 肝--有助於恢復視力,增強體力,促進胎兒的發育。 膽--對治療結膜炎、痔疾患、皮膚乾燥有較好的療效。 胃--可用於治療胃潰瘍、腹瀉,並具有解熱、利尿之功效。 蛋--可治療中風、燙傷、癲癎等症。 食用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 竹絲雞用於食療,多與銀耳、黑木耳、茯苓、山藥、紅棗、冬蟲夏草、蓮子、天麻、芡實、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竹絲雞與天麻用文火慢燉,可治神經衰弱症。 |
烹調技巧 |
竹絲雞連骨熬湯滋補效果最佳,燉煮時宜用文火慢燉。 |
#備註事項 |
1.竹絲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鵝肉多;還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入藥後能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 因此,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滋補上品。 2.人工飼養的烏骨雞有毛白骨烏,也有斑毛烏骨。 3.竹絲雞的發源地在中國 江西 泰和武山北岩汪陂村,故又名武山雞。人稱竹絲雞為“十全”:“紫冠、綠耳、白絲毛、藍纓子、鬍子、五爪、毛腳、烏皮、烏骨、烏肉 ” |
常用菜式 |
人蔘竹絲雞湯、枸杞紅棗烏雞湯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卡路里(Kcal) |
111 |
蛋白質(克) |
22.3 |
碳水化合物 (克) |
0.3 |
脂肪(克) |
2.3 |
飽和脂肪(克) |
1.3 |
膽固醇(毫克) |
N/A |
膳食纖維(克) |
N/A |
糖(克) |
N/A |
水份 |
N/A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