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榴槤 |
英文名稱 |
Durian |
其他名稱 |
流連、果皇 |
植物學名 |
Durio zibethinus Murr. |
植物科屬 |
木棉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馬來西亞,分佈於菲律賓、印尼、緬甸和斯里蘭卡等地。中國有引種栽培,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台灣等地。 |
#簡單介紹 |
為木棉科植物榴槤的果實。味甘,性熱。有溫熱滋補、壯陽助火、溫經行氣的療效。榴槤的糖分含量很高,能為人體提供熱量,補充體力,但不宜過量食用,以免體重暴升。其纖維素含量亦不少,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
品種 |
榴槤種類繁多,台灣引進最多的有金枕頭(Monthong)、青尼(Chanee)及干倫(Kanron)。 (一)金枕頭(Monthong)是最早被引進的品種,外型碩大呈橢圓狀,果皮帶有粗刺,尾錐凸出,果肉呈淡黃色,每個可開 5 ~ 6 包果肉,肉多種子小,味道清淡。 (二)青尼(Chanee)外觀跟金枕頭相似,唯粒頭稍小,形狀較勻稱,顏色較綠,尾錐凹陷,果肉呈深黃,肉少種子大,香味濃郁。 (三)干倫(Kanron)是產期較早的一種,外型圓滾均勻,果皮帶細刺,粒頭比青尼小,果肉亦屬於肉少種子大。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最合適為5至8月。每年 4 ~ 6 月為金枕頭最佳時間。 |
選購方法 |
以外果皮青中帶黃為成熟(但青尼品種則以青色為佳,變黃者則過熟),外形有較多丘稜狀為佳(每個丘稜狀內含一顆包有果肉的核)。要選原個榴槤連果蒂,果蒂處應帶有濃烈氣味。另外,可拍打榴槤外皮,有迴響者為成熟;亦可搖動榴槤,如聽到有聲音或感覺到裡面有移動,即表示果肉不黏殼,屬乾性。 |
儲存方法 |
可放置於室溫下儲存,宜盡快食用。 |
#*宜忌人群 |
宜:虛寒者、產後虛汗淋漓者、婦女寒性痛經者不妨進食適量作進補之物。 忌:陰虛肝熱者,患皮膚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慎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未有文獻報告。 相尅: 1. 進食榴槤後不適宜飲酒,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
烹調技巧 |
果實呈卵形,外果皮厚且密生粗大尖刺,成熟時呈黃色,果皮開裂。果肉肉質柔軟卻帶黏性,富特殊香味。種子形狀如板栗,帶淺褐色。果實可生食,亦可加工製成一系列食品,如榴槤糕、榴槤糖、榴槤雪糕等或罐藏。另外,種子亦可以烤食。 |
#備註事項 |
避免進食過量,因可能引致熱痰內困、呼吸困難、面紅、胃脹,此時應立即食用山竹化解,因為山竹屬至寒之物,可剋制榴槤之熱。要打開榴槤,只需利用一把刀或尖銳物從果實的底部剝開,並沿著丘稜條紋劏開便可以。 |
常用菜式 |
未熟果實可作菜餚,如炸榴槤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資料實驗室 |
能量(千卡路里) |
147 |
蛋白質(克) |
1.47 |
脂肪(克) |
5.33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27.09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2 |
膳食纖維 (克) |
3.8 |
水份(克) |
N/A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