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山斑 |
英文名稱 |
Small snakehead
|
其他名稱 |
月鱧、七星鱧 |
拉丁學名 |
Channa asiatica (Linnaeus, 1758)
|
魚類科屬 |
鱧科 |
主要來源 |
"水域:亞洲,包括中國中部的揚子江流域、台灣、海南島到越南北部的紅河流域。
主要分佈:中國各淡水河流、湖泊或沼澤中。"
|
#簡單介紹 |
"體型﹕魚身延長圓柱形,尾部向末漸側扁。
頭部﹕頭部平坦,口大,下頜較突出,口斜裂至眼睛後緣下方,牙齒銳利。
體表﹕全身均被中型圓鱗,頭頂鱗片特大,頗似蛇頭;側線完全。
各鰭﹕背鰭有明顯圓形黑斑於尾柄上,尾鰭圓形
體色﹕身體有白色斑點分佈於鰓蓋、橫紋、背鰭及臀鰭上。體呈綠褐色或暗黑色,腹部灰白。
一般長度為40厘米,最大長度為50厘米。"
|
品種 |
近緣種:斑鱧(生魚) |
供應季節 |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 |
選購方法 |
宜選眼球透亮、魚鰓鮮紅色,魚肉結實有彈性為佳。 |
儲存方法 |
一般使用低溫保鮮法。洗淨肚內血管,抹乾魚身及魚肚的水分後,用食鹽略醃、瀝乾後放入保鮮袋,便可放入冰箱內保鮮。隔天取出,用水清洗去鹽分,抹乾打鱗,隔水蒸約十二分鐘,取出倒去水分,澆上熟油、薑葱及頭抽即成。 |
烹調技巧 |
肉質鮮嫩,常作熬湯之材料。 |
#備註事項 |
"具有滋補強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風、通氣消脹等功效。
野生的山斑魚細長如手掌,魚身是黑啡色帶閃亮的金啡色斑點。以人工飼料飼養的山斑魚魚身較黑實,斑點是暗啡色。" |
常用菜式 |
"
山斑炖瘦肉、冬蟲草花膠山斑魚、淡菜淮山茨實山斑魚湯、淡菜淮實山斑魚湯、番茄山斑魚湯、山斑魚黑棗湯"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