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燕䱽 |
英文名稱 |
Silver pomfret
|
其他名稱 |
灰鯧、長尾䱽、䱽魚 |
拉丁學名 |
Pampus cinereus (Bloch, 1795)
|
魚類科屬 |
鯧科 |
主要來源 |
"水域﹕熱帶及亞熱帶沿岸,印度洋及西太平洋。
主要分佈﹕東海、黃渤海、南中國海、日本至東南亞國家國。"
|
#簡單介紹 |
"體型﹕體側扁,體呈近橢圓形,背、腹緣弧形隆起。
頭部﹕頭較小,側扁而高。吻短而圓鈍。口小,斜裂。
體表﹕體被細小圓鱗,且易剝離;側線完全,頭部後方之側線管在側線上方區後緣呈圓形,側線下方區不向後延伸,而是向下延伸超過胸鰭基底垂直線後。
各鰭﹕背鰭及臀鰭前方軟條特長,呈鐮刀狀,且伸達尾鰭基部;背鰭及臀鰭具硬棘;無腹鰭。
體色﹕背部呈灰黑色,腹面呈灰白色,各鰭灰黑色。
一般長度為30厘米,最大長度為60厘米。"
|
品種 |
䱽魚類(鯧科)共3屬16種,䱽魚類(鯧屬,6種)為代表。香港所謂「燕䱽」,是 灰鯧 P. cinereus 及 鏡鯧 P. minor 兩種魚的混稱。香港除本種外共有4種,有白䱽(銀鯧 P. argenteus)、燕䱽(鏡鯧 P. minor)、鷹䱽(中國鯧 P. argenteus)。
|
供應季節 |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 |
選購方法 |
宜選身體扁平,魚肉有彈性,表面有銀白色光澤,鰓色鮮紅,魚鱗完整者為佳。如果魚鰓呈現暗紅色,則說明魚存放時間過長,不宜選購。 |
儲存方法 |
一般使用冷藏或冷凍的方法。冷藏保存就是將收拾乾淨的䱽魚擦淨表面水分,放入保鮮袋內,然後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一般可以保鮮五天左右。冷凍保存是把裝入保鮮袋的䱽魚置於冰箱冷凍室內保存,一般可以保存三個月。 |
烹調技巧 |
烹調䱽魚時,需要將收拾好的䱽魚放入沸水鍋內焯燙一下,可去除魚腥味;另外在燒燜䱽魚時要把湯汁一次加足,中途不要加水,也要少翻動䱽魚,以免䱽魚破碎,影響菜餚美觀。 |
#備註事項 |
"宜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宜:適宜身體虛弱、貧血和心血管疾病人士食用。
忌:痛風、糖尿病、慢性疾病及過敏性皮膚病患者忌食。
食用配伍:
宜:
1. 䱽魚與木耳:䱽魚富含維生素A、B雜和鈣、磷、硒等礦物質;木耳含有植物蛋白質、磷、鈣、鐵等礦物質及胡蘿蔔素、維生素PP,還富含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兩者一起搭配,適合產婦哺乳期食用,可促進嬰兒健康成長。
2. 䱽魚與黨參、當歸:營養豐富的䱽魚,配以黨參和當歸兩味中藥補品,不但補益功效顯著,更能滋補活血,使人肌膚嬌美。大凡面黃肌瘦、暗淡無光、皮膚粗糙的女性,皆可常吃此菜,久食可使人容光煥發,延緩衰老。
3.
䱽魚與牛奶:䱽魚富含蛋白質;牛奶含有鈣、磷、鐵等多種物質。兩者搭配,有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
忌:
1. 䱽魚與含有動物性油脂的食物;䱽魚雖然對心血管病患者有益,但不宜搭配含有動物性油脂的食物,因為動物性油脂含有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人體的膽固醇含量。
2. 䱽魚與羊肉:將䱽魚與羊肉一起搭配對有慢性疾病和過敏性皮膚病者,容易引起過敏及其他多種症狀。" |
常用菜式 |
豉汁蒸鯧魚、煎鯧魚 |
資料來源 |
五訂増補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 |
能量(千卡路里) |
175
|
蛋白質(克) |
17.1
|
脂肪(克)
|
10.9
|
膽固醇(毫克) |
70
|
碳水化合物(克) |
NA
|
鈉(毫克) |
160
|
水份(克) |
70.8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