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猴頭菇


圖 1


中文名稱 space 猴頭菇
英文名稱 Bear’s head、Monkey head mushroom
其他名稱 猴頭菌、刺猬菌、羊毛菌
學名 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
科屬 猴頭菌科
主要來源 分佈於中國各地,至北半球各地,凡有濕冷之深山老林處,其闊葉樹上都易找到有猴頭菇。今已有人工栽培。
簡單介紹 性味: 味甘、性淡。 形態特徵: 子實體頭狀或圓塊狀,除基部外,表面密佈肉質針狀長刺,刺長1-1.5cm。子實體以狹窄似柄的基部懸垂於樹幹表面,外形似猴頭,白色或淡黃色。孢子無色,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 生態習性: 夏、秋季子實體單生於櫟樹、胡桃等闊葉樹的朽木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營養成份: 子實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B1、B2及多種礦物質。此外還含有猴頭多糖及多肽小分子化合物。 食療價值: 猴頭菇製成品(如Hericenone,Hercinin)可治癌、增強免疫力及抗氧化作用,又可治腸胃病及降血糖及降膽固醇。猴頭菌酮(Hercinone)能促進神經細胞生長,藉此減緩老人癡呆症。
品種 鮮品和乾貨均在市塲有供應,一般鮮品多淡而無味,反而乾品大行其道,售價便宜
供應季節 全年均有
選購方法 新鮮品呈白色;乾品呈褐色,以形體完整,茸毛齊全,體大色澤金黃色為上品,選購時應以上述條件為選擇。
儲存方法 置陰涼乾燥處,注意防蛀。
烹飪前處理 乾品在開水中發透,擠去水分,換水後再擠至水清,汆水備用
烹調技巧 1. 食用部位為猴頭菇的子實體。猴頭菇為珍貴的山珍,有「素中葷」之稱,故入饌葷素皆宜,可以單料為菜,亦可與肉類及河鮮配合,或炒或燉,或蒸均可烹製出多種佳餚。 2. 猴頭菇稍微有些苦味,料理前可用鹽水浸泡較長時間除去苦味,然後擠乾所吸的水,隨後可以切片或切小塊,配合肉類和帶甜味之食材如玉米、甘筍等煲湯。因可以久煮,口感柔潤又易於吸附湯汁和調味料,故可說是入餚良材。
備註事項 1. 猴頭菇的菌齒不分枝,另有一種形狀相近但菌齒分枝者,稱為分枝猴頭菇或玉髯菌,和猴頭菇是同屬不同種的菇類,也可以食用。 2. 自古以來猴頭菇均屬美味山珍,和熊掌、魚翅、海參並列為中國四大名貴食材。 3. 近代人相信猴頭菇有滋補強壯的功效,並有健胃的好處,中國大陸有藥廠將猴頭菇濃縮製成飲片販售,用來治療胃炎及胃潰瘍等病。
常用菜式 猴頭雞汁湯,肚片炒猴頭菇,猴頭菇清燉排骨,松仁猴菇米。
營養資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乾品
資料來源 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
能量(千卡路里) 161
蛋白質(克) 7.2
飽和脂肪(克) 0.5
膽固醇(毫克) 0
碳水化合物(克) 27.8
糖(克) 3.9
鈉(毫克) 4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