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三點蟹 |
英文名稱 |
Three-spotted Crab |
其他名稱 |
紅星梭子蟹 |
動物學名 |
Portunus sanguinolentus |
動物科屬 |
梭子蟹科、蝤蛑科 |
主要來源 |
中國(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日本、夏威夷、菲律賓、澳洲、紐西蘭、馬來群島、南非、紅海及印度洋均有出產。 |
#簡單介紹 |
主要以魚類、其他甲殼類為食物,生性兇猛。為鹹水蟹,肉質鮮味十足,惟香味稍淡。 |
品種 |
三點蟹品種頭胸呈梳狀,身體螯腳為綠黃色,頭胸甲較後半部位有三個卵圓形,並且圍著白邊的褐色斑點。最後的步腳表面具軟毛,後部表面光滑無刺。 |
供應季節 |
全年皆有供應,但以十一月及十二月最為肥美。 |
選購方法 |
要選活蟹,眼睛、爪、腳有活動能力為佳。其次用聞味道的方法,新鮮的蟹,會有一股腥香味,不新鮮的則有阿摩尼亞味。可把蟹捧起來,有「墜手感」,表示新鮮。再把蟹抓起來翻過身,按按蟹的腹部,如果肚子硬硬的,有飽實感,表示新鮮。 |
儲存方法 |
活養、冰藏、冷藏在4度攝氏。 |
#*宜忌人群 |
蟹性寒,脾胃虛寒、患腹部隱痛、哮喘、慢性皮炎、濕疹痕癢者忌食;女子月經期或懷孕期勿食。 |
#*食用配伍 |
宜與生薑、紫蘇葉或醋一同煮食,可減弱其涼性。 蟹與荊芥兩者不相容。蟹與蓮子同食會出現中毒反應,忌與兔肉同食用。 「凡柿同蟹食,令人腹痛作瀉,二物俱寒也。」自《本草衍義》。柿子與蟹不能同吃,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糖分、14%的膠酚和7%的果膠。蟹肉中白蛋白遇到柿子中鞣痠後會沉澱,將凝固成不能消化的「柿石」。令人出現嘔吐、腹痛或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份為殼內肌肉。蟹類死後易變,細菌生長迅速。 |
#備註事項 |
蟹死後,極易變質腐敗,切不可食。若誤食後而引起中毒者,可用紫蘇或者冬瓜,或蘆根,煎水代茶服,也可吃些蒜汁,都能解毒。 |
常用菜式 |
紹酒蛋白蒸花蟹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95 |
蛋白質 (克) |
15.9 |
脂肪 (克) |
3.1 |
飽和脂肪 (克) |
N/A |
膽固醇 (毫克) |
142 |
碳水化合物 (克) |
0.9 |
糖 (克) |
N/A |
鈉(毫克) |
481.4 |
膳食纖維 (克) |
- |
水份 |
77.5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