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銀針粉 |
英文名稱 |
Silver pin noodle |
其他名稱 |
米篩目、老鼠粄、老鼠粉 |
植物學名 |
/ |
植物科屬 |
粘米粉製品 |
主要來源 |
銀針粉是起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的,為客家人的粉條。因兩端尖,形似老鼠,被稱為「老鼠粄」。後傳至台灣,被當地客家人稱為「米篩目」以形容銀針粉的製作過程。而因「老鼠」之名頗不雅,香港人習慣稱老鼠粄為銀針粉。現銀針粉於廣東、香港、台灣、福建、馬來西亞等地都是慣常食品之一。 |
#簡單介紹 |
銀針粉是用粘米,經冷水浸泡、磨粉、開水拌和、反復揉搓成團後,再以特製的“千孔粄擦”架來回磨擦而成的粄條。製成的粄條於冷水中浸泡冷卻後,再晾乾後就完成。銀針粉易於消化,老少咸宜。因銀針粉是米製品,過往是客家人的充飢的主食之一。 |
品種 |
主流的 銀針粉基本上是同一個類型的產品。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好的麵條呈細條狀,滑嫩且有嚼勁,而劣質的銀針粉較粗糙,綿軟且口感滑膩而澀。 |
儲存方法 |
多放置在雪櫃冷藏 |
#*宜忌人群 |
宜:高脂血症、小兒營養不良、口腔潰瘍、腳氣病患
忌:胃炎、腸炎病患,消化能力差的嬰幼兒及老人少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粘米)紅蘿蔔
相尅:(粘米)厥菜(阻礙維生素B1的吸收) |
烹調技巧 |
銀針粉有很多烹調方法,例如湯粉(煮湯加配菜如肉絲、蝦米、蔬菜)和炒粉(把配菜與粉一起炒)。此外,銀針粉也可製成糖水。 |
#備註事項 |
在傳統農村中,銀針粉可以是把粘米團放在雙手中互相磨擦用人手搓出來。 |
常用菜式 |
雞湯銀針粉 |
營養資料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N/A |
蛋白質(克) |
N/A |
脂肪(克) |
N/A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N/A |
碳水化合物(克) |
N/A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N/A |
膳食纖維 (克) |
N/A |
水份(克) |
N/A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