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橙 |
英文名稱 |
Orange, Sweet Orange |
其他名稱 |
甜橙、臍橙、橘子、柳橙、柳丁 |
植物學名 |
Citrus sinensis (L.) Osbeck. |
植物科屬 |
芸香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中國南方和亞洲的中南半島。十五世紀由中國傳入葡萄牙。十六世紀傳入美國,在美洲大量種植,並培育出不少新品種。現除中國南方外,美國、西班牙、日本、越南等均有大量種植。 |
#簡單介紹 |
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實。味甘酸,性涼。具有寬胸、止嘔、化痰散結療效。橙是維生素 C 的豐富來源,具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美白的功能、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橙的果肉含大量食用纖維和果膠,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治便秘。此外,橙內側的薄皮含橙皮甙(Hesperidin),可保持血管的彈性和通透性,保護心血管健康。 |
品種 |
品種可分為三大類︰ (一)普通甜橙類︰果實無臍,果肉呈橙色,果頂常有印圈,如新會甜橙、廣東柳橙、香水橙、台灣雪柑、美國伏領橙(Valencia orange)等。 (二)臍橙類︰果頂開孔,內有小果瓤囊露出如臍狀,果肉呈黃色,如湖南的金瓜果、四川的棉臍橙、華盛頓的臍橙(Washington navel)(巴西原產,浙江引入栽種)、廣州的倉頭臍橙等。 (三)血橙類︰果實無臍,果肉呈赤血色,如湖南的血橙、紅玉血橙(Ruby blood)(意大利原產,四川引種栽培)等。實際上血橙可再分為三種, 原生於義大利的塔羅科血橙Tarocco、原生於西班牙的桑吉耐勞血橙Sanguinello,以及最新變種的摩洛血橙Moro。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以果皮表面光滑呈鮮橙黃色,皮薄柔軟,富有香氣為佳品。 |
儲存方法 |
此類水果較耐儲存,可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半個月,但不要堆放在一起存放。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胸膈滿悶、噁心嘔吐、口乾舌燥者、產後少乳者、以及膽結石患者食用。 飲酒過量時,可多食橙來解酒。 忌:脾胃虛弱、風寒感冒者以及患有淋巴結核者宜少食用。由於橙含有單寧酸,容易與鐵質、鈣質等礦物質等結合,故患有貧血、消化不良的人士宜少食用。 |
#*食用配伍 |
相宜: 1.橙與蛋黃醬:橙中的維生素 C 與蛋黃醬的維生素 E 相搭配,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護膚、抗衰老、抗癌作用。 2.橙與忌廉:忌廉含高膽固醇成份,而橙則含大量能排走膽固醇的纖維素,有助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的吸收。 相尅: 1.橙與蝦:當蝦所含的鈣質與橙內的單寧酸前後食用時,會結合成不易被消化的物質,容易刺激胃部而導致嘔吐等徵狀。 2.橙與豬肉:豬肉中的蛋白質與橙的單寧酸結合會形成沉澱物,不利於人體消化,大量先後食用可能産生噁心、腹痛,更重要的是影響了人體吸收蛋白質成分。 3.橙與蟹:蟹屬寒涼之物,若配上有聚濕生痰特性的橙,容易導致氣滯、痰聚,影響健康。 |
烹調技巧 |
果實呈圓形,上下稍扁平,果皮與果肉不易分離,囊瓣組織緊密,一般有 10 瓣,味道甜中帶酸。果實可生食,多作餐後水果或搾汁飲用,亦可製成蜜餞、果醬、果酒,以及加工製成罐頭食品。 |
#備註事項 |
飯前或空腹時不宜食用,否則橙子所含的有機酸會刺激胃黏膜,對胃不利。 果皮中的橙皮甙(Hesperidin)和從花中提煉出的橙花醇(Nerol)均可供藥用。很多常見在香港出售的橙汁是由巴西出口的濃縮橙漿製造出來,並非本地鮮榨。 |
常用菜式 |
橙香骨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47 |
蛋白質(克) |
0.8 |
脂肪(克) |
0.2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10.5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1.2 |
膳食纖維 (克) |
0.6 |
水份(克) |
87.4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