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蕎麥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蕎麥
英文名稱 Buckwheat
其他名稱 三角麥、烏麥、花蕎、花麥、荍麥、甜養、蕎子、淨腸草
植物學名 甜蕎(普通蕎麥):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苦蕎: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
植物科屬 蓼科
主要來源 原產於西亞,分佈於歐洲和亞洲。蕎麥在肥沃土壤上較其他糧食作物產量低,但特別適應於高寒貧瘠土地。而中國的主要產區則包括雲南和西藏。
#簡單介紹 蕎麥是人類主要糧食之一,而它亦因其保健功用而為人所熟知。蕎麥蛋白質含有豐富的賴氨酸(人體必需氨基酸之一)而且其微量元素亦比一般穀物豐富。它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溶性膳食纖維、煙酸和蘆丁。而蘆丁(Rutin)有助降低人體血脂、膽固醇、軟化血管、保護視力和預防腦血管出血等作用。
品種 中國主要栽培的蕎麥品種有以下兩種,並可依莖部顏色和葉基部特徵區分: (一) 甜蕎(普通蕎麥):數目最多最普遍。甜蕎莖部顏色為淡紅帶綠,而且細長經常帶棱。葉基部有不明顯花斑或缺乏花青素。 (二) 苦蕎(又稱韃靼蕎麥):較為少見,殼厚味苦。苦蕎莖部為光滑綠色。葉基部常有明顯的花青素斑點。苦蕎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蘆丁、食用纖維含量均比甜蕎高,因此苦蕎的營養價值及價格都遠超過甜蕎。苦蕎可再分為普通苦蕎(外殼為黃白色)和黑苦蕎(又稱黑珍珠,外殼為深黑色),而黑苦蕎營養價值較高。
供應季節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選購方法 大小均勻、顆粒飽滿、表面及邊緣光滑者為上品
儲存方法 儲存在低溫、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以免其受潮、發芽、霉變。可將蕎麥放在加蓋的密封容器中保存,可防止其中之營養受破壞。
#*宜忌人群 宜:糖尿病患者、食欲不振者、腸胃積滯者、慢性泄瀉者。可用於治療黃汗症與夏季痧症。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宜食用,但每餐不宜多於60克。 忌:脾胃虚寒者、經常腹瀉、消化不佳者、癌症病患者、過敏者
#*食用配伍 相宜:白砂糖(有治療痢疾的功效)、黃豆(改善維生素B1缺乏病)、蜂蜜(引氣下降、止咳的功效)、小麥、大米、蔥(促進生髮發育)、酸奶(降低膽固醇)、蕎麥麵配牛骨髓(補腎填髓、健脾作濕、活血健腦),與蛋、肉製品或蔬菜同吃有助降低血糖 相尅:海帶(含鐵,妨礙吸收蕎麦中的維生素E,長期同食易靜脈曲張,導致淤血)、鵝肉、黃魚(蕎麥性寒,黃魚多脂,皆不易消化)、豬肝(消化不良,引發皮膚病)、野雞肉(引起腸胃不適)、羊肉(功效相反,不宜食用)、豬肉、昆布(含鐵,阻礙吸收蕎麥中的維生素E)。
烹調技巧 平日可入小量蕎麥入大米/小米來提高整體營養價值。蕎麥亦可磨成粉用來製成麵條、烙餅、麵包、糕點、蕎酥、涼粉等食品
#備註事項 蕎麥含有多種蛋白質及致敏原,可以引發過敏反應,過敏者應慎食 蕎麥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煮成粥能將各營養物質溶於水,更易吸收。
常用菜式 蕎麥麵、蕎麥餅
營養資料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資料來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能量(千卡路里) 337
蛋白質(克) 9.3
脂肪(克) 2.3
飽和脂肪(克) N/A
膽固醇(毫克) -
碳水化合物(克) 73
糖(克) -
鈉(毫克) 4.7
膳食纖維 (克) 6.5
水份(克) 13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