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萵筍 |
英文名稱 |
Celtuse, Asparagus Lettuce |
其他名稱 |
莖用萵苣、白笋、生笋、千金菜、萵苣筍、香萵筍、青筍 |
植物學名 |
Lactuca sativa L.var.angustana Irish. |
植物科屬 |
菊科萵苣屬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現時主要產地為中國。 |
#簡單介紹 |
萵笋是一種特別的萵苣(即生菜)的變種,平時的萵苣多為球狀,而萵笋的柄梗就則較大,口感鮮嫩爽脆,色澤淡綠如翡翠,還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萵笋中的碘能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
品種 |
萵笋是食用部分主要是莖部,但可根據其葉片的形狀分為圓葉萵笋和尖葉萵笋。
圓葉萵笋:葉為卵形,莖部粗大,中間較粗,兩端較幼,品質好。
尖葉萵笋:葉為尖形,莖部似棒狀,下粗上幼,品質不及圓葉萵笋好。
|
供應季節 |
萵笋盛產期分春秋兩季,春萵笋為4至6月,秋萵笋為10至11月。 |
選購方法 |
萵笋以大小整齊,粗幼平均,肉質細嫩,多汁新鮮,表面無斑,沒有黃葉、爛葉,無空心者為上品。 |
儲存方法 |
新鮮的萵笋在通風陰涼處可存放2至3日,冷藏則可保存一周。 |
#*宜忌人群 |
宜:一般人都可食用。因萵笋有利於堅骨長牙,對老人兒童有益。而當中萵笋中含有大量的鉀,有利尿降血壓功效,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益。而萵笋亦有豐富的矽,常食可防止毛髮脫落。萵笋亦含有大量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對便秘患者有益。
忌:萵笋會刺激視神經,所以有眼疾特別是夜盲症的人不宜多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萵笋宜與木耳同食,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有防治作用。萵笋亦宜與豬肉同食,萵笋不但能消除豬肉的油膩,兩者配搭更有補虛強身,豐肌澤膚的作用。
相尅:萵笋不宜與蜂蜜同食,兩者同食會做成脾胃呆滯,對身體不利。萵笋亦不宜與石榴同食,容易產生毒素。
|
烹調技巧 |
煮萵笋要去皮,不宜放太多鹽,要少放鹽萵笋才出味道。應當注意落鑊前如擠乾水份,可使口感更脆嫩,但擠乾水份亦會做成水溶性維他命的流失。灼萵笋時亦要注意時間和溫度,時間過長會令萵笋失去爽脆的口感。 |
#備註事項 |
萵笋性涼味苦,有利五臟,通經脈,清熱利尿的功效。 |
常用菜式 |
萵笋炒木耳、萵笋炒肉片、炒萵笋絲、涼拌萵笋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15 |
蛋白質(克) |
1 |
脂肪(克) |
0.1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NA |
碳水化合物(克) |
2.8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36.5 |
膳食纖維 (克) |
0.6 |
水份(克) |
0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