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火雞 |
英文名稱 |
Turkey |
其他名稱 |
七面鳥、吐綬雞 |
動物學名 |
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 眼斑火雞(Agriocharis ocellata或Meleagris ocellata) |
動物科屬 |
雞形目,吐綬雞科,吐綬雞屬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北美洲。 |
#簡單介紹 |
火雞體形大,比家雞大3、4倍,體長0.8~1.3米,體重可達10公斤以上,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瘦肉率高,被譽為“造肉機器”。普通火雞的特徵是從額至喙有一個長形紅色肉質飾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個黑色被毛的羽簇,稱為髯。火雞肉肉質較粗、清淡,在營養價值上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優點,是益氣補脾的食療佳品。味甘鹹、性微溫。最適宜熏、烤、醬、燒的烹調方法。 |
品種 |
肉食用火雞。 |
供應季節 |
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香港並沒有新鮮的火雞供應,一般售賣的都是雪藏火雞。最主要是用於西方的感恩節和聖誕節期間。 |
儲存方法 |
低溫儲存。冷藏在 2- 4度攝氏可保存2-4日;冷凍在 -18度攝氏的溫度或以下可保存 4-6個月。 |
#*宜忌人群 |
一般人均可食用。肉性溫微熱,味甘香,滋補作用較強,對怔忡心悸、頭暈目眩、脾胃虛寒、食欲不振、久病體虛、腰膝乏力等有良好的功效。 |
#*食用配伍 |
吃火雞大多數是用烤焗的方法。火雞內腔用麵包糠、香草、醃料等填滿。食用的時候一般會配上覆盆子果醬。 |
烹調技巧 |
傳統烘烤火雞的做法十分簡單,只需用鹽和花椒末將火雞充分塗抹,然後在烤爐中烘烤3小時即可。 |
#備註事項 |
火雞體形大,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瘦肉率高,蛋白質含量27%,脂肪含量2-3%,營養可與雞肉媲美。雄鳥體高約1米,雌鳥較雄鳥稍矮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的嘴大、稍曲;頭頸僅有稀疏羽毛,並有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褐色或綠色,散佈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色或灰色,有斑駁。腳和趾力量強大。 測試全隻火雞是否煮熟,可以用鋼針式溫度計直插入火雞髀深處測量溫度以示火雞肉已煮熟。 |
常用菜式 |
釀焗火雞、火雞絲沙律、貴妃醉火雞、醋椒火雞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資料來源 |
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 |
卡路里(Kcal) |
174 |
蛋白質(克) |
18.6 |
碳水化合物 (克) |
0 |
脂肪(克) |
11.1 |
飽和脂肪(克) |
3.3 |
膽固醇(毫克) |
54 |
膳食纖維(克) |
0 |
糖(克) |
0 |
水份 |
N/A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