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泥鮫 |
英文名稱 |
Narrow-barred Spanish mackerel
|
其他名稱 |
康氏馬鮫、鮫魚 |
拉丁學名 |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Lacepède, 1800)
|
魚類科屬 |
鯖科 |
主要來源 |
"水域﹕熱帶及亞熱帶沿岸,印度洋至西太平洋。
主要分佈﹕紅海及南非至東南亞,中國、日本、澳洲。香港的泥鮫主要捕撈自本地或南中國海。"
|
#簡單介紹 |
"體型﹕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
頭部﹕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齒強大,側扁,三角形。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
體表﹕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二背鰭後方急降至腹側,再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
各鰭﹕第一背鰭具硬棘,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
體色﹕體側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50-60條波形黑色橫帶,幼魚則呈點狀。
一般長度為1.2米,最大長度為2.4米,最大重量為70公斤。"
|
品種 |
鮫魚類(鯖科)共有15屬54種,以鮫魚類(馬鮫屬,18種)及金槍魚類(金槍魚屬)為代表。鮫魚類除本種外,市面上有 扁鮫(朝鮮馬鮫 S. koreanus、斑點馬鮫 S. guttatus)、竹鮫(藍點馬鮫 S. niphonius)、大翼鮫(中華馬鮫 S. sinensis)、花鮫 (日本鯖 Scomber japonicus) 等,其中以泥鮫的肉質及味道較受歡迎。
|
供應季節 |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 |
選購方法 |
宜選魚體有光澤呈白色油光、魚肉色呈草莓紅,肌肉組織緊密有彈性,切面有光澤,肌纖維清晰為佳。 |
儲存方法 |
擦淨表面水分,放入保鮮袋內,然後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 |
烹調技巧 |
肉質結實多油,味道細致可口,可用煙薰、烤、炸、清蒸、油煎。烹調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肉質易爛。 |
#備註事項 |
"宜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宜:適宜體質虛弱、脾胃虛寒及營養不良人士食用。
忌:患過敏性皮膚病患者不宜多吃。" |
資料來源 |
中國食物成分 |
能量(千卡路里) |
122
|
蛋白質(克) |
21.2
|
脂肪(克)
|
3.1
|
膽固醇(毫克) |
75
|
碳水化合物(克) |
2.2
|
鈉(毫克) |
74.2
|
水份(克) |
72.5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