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麻子
|
英文名稱 |
Hemp seed
|
其他名稱 |
麻仁、麻子仁、火麻子、火麻仁、大麻子、大麻仁、大麻子仁、線麻子、冬麻子、黃麻仁
|
植物學名 |
Fructus cannabis
|
植物科屬 |
桑科大麻屬
|
主要來源 |
產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
|
#簡單介紹 |
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 的果實;火麻仁的果實呈卵圓形,表面灰綠色或 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紋,兩邊有棱角,頂端略尖,基部有一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種皮綠色,兩子葉,乳白色,富油性,而且氣微味淡。它能潤燥滑腸通便。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能治療水腫、腳氣、熱淋、皮膚風痹、月經不調、瘡癬、丹毒。
|
品種 |
麻子呈卵圓形,長 4至5. 5mm,直徑 2. 5至4mm 。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紋,兩邊有棱,頂端略尖,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以顆粒飽滿,種仁色乳白者為佳。
|
儲存方法 |
麻子應放置在陰涼乾燥處,要防熱和防蛀。
|
#*宜忌人群 |
宜:適合一般人士食用。
忌:脾腎不足之便溏、陽痿、遺精、帶下者慎服。
|
#*食用配伍 |
相宜:未有文獻報告。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烹調前要將麻子的雜質及果皮除去,烹調多用炒法,炒至微黃色、有香氣。
|
#備註事項 |
誤食一定數量的已炒熟麻子可發生中毒,大多在食麻子後1至2小時內發病,最長12小時,中毒程度與進食量的多少成正比。臨床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四肢發麻、煩躁不安、精神錯亂、手舞足蹈、脈搏增速、瞳孔散大、昏睡以致昏迷。
屬低糖類,但熱量較高,肥胖者每次宜飲一小杯火麻仁。
|
常用菜式 |
麻仁香酥鴨、紅火麻辣雞、麻辣兔丁、麻仁鹵香菇等。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N/A
|
能量(千卡路里) |
N/A
|
蛋白質(克) |
N/A
|
脂肪(克) |
N/A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N/A
|
碳水化合物(克) |
N/A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N/A
|
膳食纖維 (克) |
N/A
|
水份(克) |
N/A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