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鵪鶉 |
英文名稱 |
Common quail |
其他名稱 |
鶉、鶉鳥、宛鶉、奔鶉 |
動物學名 |
Coturnix coturnix |
動物科屬 |
鳥綱,雉科、鵪鶉屬。(注:鵪鶉肉是鵪鶉的肉質或全體。) |
主要來源 |
中國東南部。 |
#簡單介紹 |
鵪和鶉本是兩種動物,因係同類異種,形態相似,久而久之,混為一談。鵪鶉俗稱"禿尾毛雞",形似雞雛,頭小尾禿,全身披灰褐色毛。鵪鶉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脂肪少,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長期食用對血管硬化、高血壓、神經衰弱、結核病及肝炎有一定療效。味甘鹹、性平。具有益中補氣,強筋骨,消結熱,利水消腫作用。宜炸、炒、燜、煮湯等烹調方法處理。 |
品種 |
肉食用鵪鶉。 |
供應季節 |
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1.鵪鶉尾短翅長而尖,上體有黑色和棕色斑相間雜,具有淺黃色羽乾紋,下體灰白色,頰和喉部赤褐色,嘴沿灰色。體重為80~150克,體長140~200毫米;具有生長快、成熟早、繁殖力強、容易飼養等特點。 2.鵪鶉分為蛋用型與肉用型,蛋用型主要品種有:日本鵪鶉,又稱日本改良鶉,朝鮮鵪鶉,中國白羽鵪鶉,黃羽鵪鶉,即隱性黃羽鵪鶉;肉用型主要品種有:法國巨型肉鶉,莎維麥脫肉用鵪鶉。在中國,蛋用型主要品種為朝鮮鵪鶉和中國黃羽鵪鶉,肉用型主要品種為法國巨型肉鶉。 3.新鮮的鵪鶉肉,肌肉有光澤,脂肪潔白;劣質的鵪鶉肉,肌肉顏色稍暗,用刀切開的截面有光澤,但脂肪缺乏光澤。 |
儲存方法 |
低溫儲存。冷藏在 2- 4度攝氏可保存2-4日;冷凍在 -18度攝氏的溫度或以下可保存 4-6個月。放入雪櫃保存之前,要用保鮮紙、保鮮盒或保鮮膠袋包好,可防止水分流失,影響原味及口感。 |
#*宜忌人群 |
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別適合老年人以及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患者食用。能治臟腑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腰膝痠痛、瀉痢、疳積、濕痺。 |
#*食用配伍 |
1.鵪鶉肉加山藥、杞子、肇實、蓮子、意仁、桂圓煲湯滋潤養顏。 2.鵪鶉肉加當歸頭片、紅棗煲湯,對女孩子貧血、臉色蒼白有治療效果。 3.鵪鶉肉與枸杞子、益智仁、遠志肉一起煎熬食用,可治療神經衰弱。 4.鵪鶉蛋炒韭菜食用,可治療腎虛、腰痛。 5.鵪鶉肉不要與豬肉、豬肝、蘑菇、木耳同食。 |
烹調技巧 |
1.用清水洗淨,放入鍋中讓開水燙一下,撈出,沖洗淨血沫。 2.鵪鶉肉內含卵磷脂,為神經組織和脂肪代謝的重要物質,可生成溶血磷脂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防止動脈硬化。 3.鵪鶉肉可蘸醬油、醋或麻醬食用。最宜炸、燒、鹵、扒、蒸、燉、燜、烤等。或做補益藥膳主料。 |
#備註事項 |
1.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適宜小心食用鵪鶉蛋,因為鵪鶉蛋體積細小而膽固醇含量甚高。 2.生食鵪鶉蛋雖能治過敏,但其中含有量細菌,生食後會給人帶來一定不利,特別是體弱者更應注意,使用前應權衡利弊慎食之。 |
常用菜式 |
銀耳鵪鶉湯、鵪鶉肉片、清煲鵪鶉、氽鵪鶉、鵪鶉肉片、芙蓉鶉片、炒鵪鶉、枸杞杜仲鵪鶉湯、鵪鶉山藥米粥、蘋果鵪鶉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食物研究化驗所 |
卡路里(Kcal) |
110 |
蛋白質(克) |
20.2 |
碳水化合物 (克) |
0.2 |
脂肪(克) |
3.1 |
飽和脂肪(克) |
0 |
膽固醇(毫克) |
157 |
膳食纖維(克) |
0 |
糖(克) |
0 |
水份 |
75.1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