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沙薑
英文名稱 Sand Ginger, Aromatic Ginger, Kencur(Indonesia), Rhizoma Kaempferiae(Pharmaceutical)
其他名稱 山柰 (原變種) 、山奈、三奈、三奈子、三賴、山辣、沙薑 (廣東稱謂)、土麝香、香鬱金
植物學名 Kaempferia galanga L.
植物科屬 薑科山柰屬
主要來源 原產於印度。現時分佈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國內的主要產地為廣東、廣西、雲南、台灣。
#簡單介紹 沙薑是喜歡高溫、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莖呈塊狀,由單生或數枚連接,帶芳香味。味辛,性溫,歸胃經,有溫中除濕,行氣消食和止痛的功效。沙薑的揮發油主要含有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研究指出此化合物有抗癌作用。
品種 以中國廣東省化州市南盛所出產的沙薑最為優質,有中國沙姜之鄉的稱號。
供應季節 收成期為十二月至翌年三月,挖取二年生的根莖。
選購方法 以形狀完整、堅實、無腐爛及表無班痕為佳。最好選擇呈褐色,略帶光澤,皮薄肉厚,味道辛辣香甜。
儲存方法 不必要作冷藏保存,置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便可。食用前才進行清洗以保持新鮮。
#*宜忌人群 宜:飲食積滯者、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但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大量薑辣素,刺激腎臟,並產生口乾,喉痛,等上火症狀 忌:陰虛血虧,胃有郁火者忌服。
#*食用配伍 相宜:未有文獻報告。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烹調技巧 沙薑最常經研磨加工成沙薑粉。沙薑粉顏色微黃,而且有濃郁的香味,最常用作醃料。沙薑粉和雞肉更是絕佳的配搭。使用沙薑粉時,可混合滾油和其他調味料,如雞精、味精、蠔油、薑汁,製成沙薑汁。沙薑也可切片使用,用法和生薑一樣,慣常在最初放入鍋中爆香。
#備註事項 沙薑在攝氏三十至三十六度時生長得最旺盛。 沙薑的揮發油在科學實驗中對十多重常見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常用菜式 沙薑雞、沙薑鳳爪、配制滷汁、五香料配料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資料來源 0
能量(千卡路里) 0
蛋白質(克) 0
脂肪(克) 0
飽和脂肪(克) 0
膽固醇(毫克) 0
碳水化合物(克) 0
糖(克) 0
鈉(毫克) 0
膳食纖維 (克) 0
水份(克) 0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符號 意義
- 未測定
未檢出
Tr 微量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食物別名
X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N/A 沒有相關資料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縮寫 單位名稱
g
mg 毫克
mcg 微克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