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其他種類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海蜇
英文名稱 Jellyfish, Seajelly or Nettlefish
其他名稱 又稱海紅、水母、石鏡、又名海蛇、紅蜇、面蜇、鮓魚,古稱瑝魚。
動植物學名 Rhopilema esculentum, Rhopilema hispidum (黃斑海蜇)
動植物科屬 根口水母科海蜇屬
主要來源 主要產自中國江蘇、浙江、湛江、大連、溫州、舟山群島等地,馬來西亞及越南亦有來貨。
#簡單介紹 海蜇是海生的腔腸動物,在捕獲後用石灰、明礬浸製,搾去體內水分,取口、腕部洗淨,鹽漬。海蜇的傘部和口腕部分別稱爲海蜇皮和海蜇頭,在加工時會分開處理。它味甘、鹹,性平,有清熱化痰、消積、潤腸、降血壓之效。海蜇亦含豐富碘質,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品種 常見的食用海蜇有海蜇及黃斑海蜇。海蜇的傘部隆起呈饅頭狀,直徑達50厘米,最大可達1米,膠質比較堅硬,一般為青藍色;其觸手呈乳白色;八枚足腕。黃斑海蜇的傘徑250至350毫米,傘面有許多小疣突起。
供應季節 香港全年四季皆有供應。 海蜇的生長旺季為盛夏,8至10月間為採收最好時間。
選購方法 "本地消費者多選用湛江來貨,認為它滑而有彈性。 優質海蜇皮呈白色或淺黃色、有光澤、片大平整,無紅衣、雜色、黑斑,肉質厚實均勻且有韌性的最好、無腥臭味、有韌性、口感鬆脆適口。 劣質的海蜇皮色澤較深、有異味、手捏時韌性差,且易碎裂。 優質海蜇頭應呈白色、黃褐色或紅琥珀色等自然色澤,隻形完整無蜇鬚、肉質厚實有韌性,且口感鬆脆。 劣質海蜇頭呈紫黑色,手捏韌性差,手拿起時容易碎裂,有異味和膿樣液體。"
儲存方法 如要長期保存,可把海蜇放在罐子內用飽和食鹽水浸泡。
#*宜忌人群 適宜中老年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哮喘、痰多黃稠之人食用;適宜高血壓、頭昏腦脹、煩熱口渴,以及大便秘結者服食;適宜單純性甲狀腺腫患者食用。脾胃虛寒者慎食。
#*食用配伍 海蜇及馬蹄煮成的雪羹湯,對治療高血壓很有幫助:用海蜇3兩(約240克),馬蹄9兩(約360克),洗淨連皮,加水1公升,煎至250毫升,分兩次空腹服用,經常飲用可見其效果,對早期患者更為適合。
烹調技巧 一般吃海蜇的時候,都是作成冷盤或涼拌,那是因為海蜇只要經過加熱,就會開始變硬,而且它的肉質非常特殊,變硬之後,韌度會大增,難以咀嚼。所以才會用冷盤的方式處理。如要熱食,拌炒的時間盡量縮短,切忌烹飪過火,否則韌似橡皮。另外,海蜇應該避免煮湯,因為湯的熱度難以維持海蜇的口感。
#備註事項 "新鮮海蜇的刺絲囊內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種剌激皮膚物質組成,捕撈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接觸海蜇的觸手會被中毒炙傷,引致紅腫熱痛、表皮壞死,並有全身發冷、煩躁、胸悶、傷處疼痛難忍等癥狀,嚴重時可因呼吸困難、休克而危及生命。 盛夏時節,正是海蜇生長活動的旺季,同時也是漁民在捕撈作業或遊人在海濱游泳時易為其蜇傷的發病高峰期。中國沿海各海域均有海蜇分佈,種類很多,其所分泌的毒素性質和危害不同。但由於人們個體的敏感性差異,故在海蜇蜇傷後輕者僅有一般過敏反應,重者可致死亡,所以必須注重有效的預防和積極的搶救治療。"
常用菜式 海蜇燻蹄、芝麻海蜇手撕雞、海蜇貴妃雞、涼拌海蜇
資料來源 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實驗室
能量(千卡路里) 68
蛋白質(克) 5.5
脂肪(克) 1.4
飽和脂肪(克) 0.273
膽固醇(毫克) 5
碳水化合物(克) 0
糖(克) 0
鈉(毫克) 9690
膳食纖維 (克) 0
水份(克) 68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