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甜椒 |
英文名稱 |
Sweet pepper, Bell pepper |
其他名稱 |
菜椒、青椒、燈籠椒、三色椒、西椒、番椒 |
植物學名 |
Capsicum frutescens var. grossum Bailey. |
植物科屬 |
茄科 |
主要來源 |
由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辣椒演化而來。16 世紀由墨西哥傳入歐洲後,廣佈於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匈牙利。100 年前引種入中國,現各地均有栽培。 |
#簡單介紹 |
味甘,性溫,與辣椒相近。果肉部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食用纖維素、各種礦物質鉀、磷、鐵和維生素A、B、C、K等。成熟的果實中抗氧化劑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種子則含有辣椒素(Capsaicin)。另含大量β-胡蘿蔔素,可預防白內障 和減少患心臟病。 |
品種 |
甜椒是辣椒的變種,經長期栽培馴化和人工選擇,使果實體積增大,果肉增厚而帶有甜味,而原有的辛辣味就消失掉,僅種子仍具有輕微的辛辣成分。各栽培品種又有甜辣椒、甜椒、柿子椒、五彩椒、菜椒等等。辣椒根系強大,莖直立,具長柄,果肉較厚,果實呈矩圓形或扁圓形,有較尖和較圓的,色澤多樣,顏色有綠色、紅色、黃色、橙色、紫色等,味道亦有辣的、不辣的或者半辣的。 |
供應季節 |
主要生產期為每年11月至翌年4月,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飽滿均勻、身重而肉厚、有光澤者為上品。果形完整勻稱、果皮光澤亮麗、肉質輕脆、無外傷或萎縮者。 甜椒又稱燈籠椒,不太辣,可當蔬菜般食用,所以又稱菜椒。選購時挑選青綠、不皺皮和堅實無爛的。 |
儲存方法 |
甜椒應存放在陰涼處,如需冷藏時宜先放入保鮮袋或用多包兩層紙包裹再放雪櫃,以免遇濕變軟、腐壞,亦不宜存放太久,因內種子會發黑,影響其品質。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及便秘者,以及容易感冒的人士食用。另外,甜椒對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疲勞及壓力大者亦有所裨益。 忌:患有痔瘡或食道炎人士不宜食用。而咳喘、咽喉腫痛之病患者則應少食用。 |
#*食用配伍 |
宜: 1. 甜椒與牛肉:當富含維生素 C 的甜椒與富含蛋白質的牛肉共同食用時,維生素 C 能有助阻擋黑斑和雀斑的生成,煥發美白肌膚,同時也能能增加膠原蛋白和修補細胞組織,令皮膚組織保持彈性和健康。 2. 甜椒與椰菜花:兩者均蘊含維生素 A 和 C,既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同時有助改善皮膚乾燥與粗糙的問題。 忌: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位為果實。由於蒂部凹陷處容易累積農藥,必須將蒂部切除後沖洗。 |
#備註事項 |
因為辣椒素觸碰到人類體表時將產生灼熱感,所以常被運用在食材中作為香味或灼熱感(辛辣感)的來源。食物中灼熱感的程度的測量是藉由史高維爾指標Scoville Scale來測定的。因為辣椒中辣椒素的濃度含量不高,在安全的考量下辣椒遂成為典型辣椒素獲得的來源。 |
常用菜式 |
魚肉釀青椒、甜椒牛柳炒飯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22 |
蛋白質(克) |
1 |
脂肪(克) |
0.2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5.4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3.3 |
膳食纖維 (克) |
1.4 |
水份(克) |
93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