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黃花魚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黃花魚
英文名稱 Large yellow croaker
其他名稱 大黃魚、黃瓜魚、黃花、䱛魚
拉丁學名 Larimichthys crocea (Richardson, 1846)
魚類科屬 石首魚科
主要來源 "水域﹕溫帶至熱帶沿岸,西太平洋北部。 主要分佈﹕南中國海。"
#簡單介紹 "體型﹕體側扁延長,呈橢圓形。 頭部﹕頭鈍尖形。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 體表﹕頭部除唇,上下頜及腹面外,均被圓鱗。體側前1/3被圓鱗外,餘被櫛鱗。 各鰭﹕背鰭兩個。臀鰭短窄。胸鰭呈刀狀。尾鰭菱形。 體色﹕魚唇及腹部新鮮時呈金黃色。背鰭及臀鰭軟條部份大多被鱗,胸鰭、腹鰭及臀鰭帶淡金黃色。 最大長度為80厘米。 "
品種 " 石首魚類(石首魚科)共有66屬282種,以黑姑魚(10種)、叫姑魚(33種)及黃姑魚等(10種)為代表。 黃花魚有分佈於南海的大黃魚及東海的小黃魚兩種。大黃魚尾部窄而細長,鱗片較細小,全身金黃色,成魚體長40至50厘米;小黃魚則尾較短,鱗片略大,成魚長約20厘米。"
供應季節 全年均有出產,盛產期於每年的三、四月。
選購方法 宜選魚體表面呈金黃色、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肉質堅實,富有彈性;眼球飽滿凸出,角膜透明;魚鰓色澤鮮紅或紫紅,無異味或魚腥臭,鰓絲清晰為佳。
儲存方法 一般使用低溫保鮮法。新鮮的黃花魚需要保存時,先去除魚鱗和內臟,潔淨表面水分,放入保鮮袋內,如果兩天內食用,可直接放入冰箱保鮮盒內,否則需要放冷凍室內冷凍保存。
烹調技巧 黃花魚的肉質鮮嫩,魚鰾可製成花膠。可用油煎方式烹調時,油量需要多一些,以免將黃魚煎散,此外煎魚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備註事項 "宜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宜:適宜貧血、失眠、頭暈、食慾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者食用。 忌:哮喘患者、過敏體質者忌食。 食用配伍 宜: 1. 黃魚與莧菜:黃魚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與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莧菜搭配,對急慢性支氣管炎、胃寒疼痛、消化不良有比較好的食療效果。 2. 黃魚與冬瓜:冬瓜不含脂肪,與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的黃魚搭配,有強身、瘦身效果,對高血壓患者、肥胖人士皆有幫助。 3. 黃魚與木耳:黃魚與木耳搭配有益氣強體、清熱解毒的效果,對慢性胃炎、貧血、月經失調、前列腺炎有輔助療效。 忌: 1. 黃魚與喬麥:喬麥味甘性寒,而黃魚多脂,兩者皆是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一起搭配,會引致消化系統的疾病。 2. 黃魚與荊芥: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全草,一年生草本植物,中醫認為其有發汗、解表、祛風功效。而黃魚在中醫中屬於「發物」,在食用黃魚時如果服用荊芥,會降低荊芥的藥效。"
常用菜式 清蒸黃花魚、煎黃花魚、紅燒黃花魚、炸黃花魚、糖醋黃花魚、豉汁蒸黃花魚
資料來源 中國食物成分表2010
能量(千卡路里) 96
蛋白質(克) 17.7
脂肪(克) 2.5
膽固醇(毫克) 86
碳水化合物(克) 0.8
鈉(毫克) 53
水份(克) 77.7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