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南薑 |
英文名稱 |
Galangal |
其他名稱 |
良薑、小良薑、高良薑、風薑、蘆葦薑 |
植物學名 |
Alpinia galanga (L.) Stuntz |
植物科屬 |
薑科山薑屬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中國及印尼。現在主要產地為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台灣,並在東南亞普遍栽培。 |
#簡單介紹 |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沛的環境。食用部位大多為其根部,薑肉辣中帶甜的風味,類似肉桂,但有辛嗆味。根部呈棕紅色,圓柱形,向橫生長。味辛,性熱,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為治療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藥。南薑含有豐富的維吉尼亞和礦物質,根莖更含有揮發油,其化合物可抗菌、抗凝血和抑制癌細胞生長。 |
品種 |
以根部大小分類有︰
(一) 大南薑 (原產於印尼,藥用居多)
(二) 小南薑 (原產於中國,較辛辣,常用作調味料)
|
供應季節 |
收成期為夏末秋初。根莖的年齡長達四至六年為上品。 |
選購方法 |
外形完整無斑痕、堅實及無腐爛者為佳。一般認為有棕紅色、氣香味辣、分枝少者為佳。 |
儲存方法 |
未用的南薑只要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可保存數天。有切口的南薑應用保鮮紙包裹,放入冷藏保存。 |
#*宜忌人群 |
宜:脘腹冷痛者
忌:實火或熱症者禁服。
|
#*食用配伍 |
相宜:與半夏、生姜同用有溫散寒邪、和胃止嘔的功效。與黨參、茯苓、白朮等同用可治虛寒嘔吐。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南薑較常作藥用,可以用來煎湯或炒食。清洗後削去外皮,切成片狀加入。由於南薑的辛味比生薑強烈,製作調味醬料時一般會選用南薑。製作咖哩醬和沙茶醬時,南薑就會剁碎使用。 |
#備註事項 |
南薑的外形和生薑相似,南薑的表皮顏色較白,薑芽帶微紅色,而生薑的表皮呈黃褐色。
被稱為高良薑的南薑Alpinia galanga (L.) Stuntz, 與真正中藥高良薑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並非同一物種。另外,紅豆蔻是指大高良薑的果實。
|
常用菜式 |
泰式冬陰湯、咖哩醬、沙茶醬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0 |
能量(千卡路里) |
0 |
蛋白質(克) |
0 |
脂肪(克) |
0 |
飽和脂肪(克) |
0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0 |
糖(克) |
0 |
鈉(毫克) |
0 |
膳食纖維 (克) |
0 |
水份(克) |
0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