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辣椒 |
英文名稱 |
Hot Pepper , Chilli |
其他名稱 |
紅尖椒、辣茄、海椒、番椒、辣子、秦椒、臘茄 |
植物學名 |
Capsicum frutescens L. |
植物科屬 |
茄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熱帶美洲。500 年前傳入歐洲,中國於明朝末年在《遵生八箋》一書已有記載。由絲綢之路傳入者,栽培於甘肅、陝西一帶;經海路傳入者則栽培於廣東、廣西及雲南一帶。亦稱為「番椒」或「番薑」。通常在果實充分肥大時採收,要是太早採下,則辣味不強。 |
#簡單介紹 |
味辛,性熱。有溫中散寒、健胃消食、袪風寒、除濕邪、抗菌驅蟲之療效。辣椒蘊含大量維生素 C 和胡蘿蔔素,發揮着極高的抗氧化功能,有保護細胞,特別是黏膜組織,有助人體對疾病的防禦作用。它還有溫中散寒,活血消腫,燥濕發汗的功效。此外,辣椒還含有血紅細胞形成維生素 B6,能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獨有的辣椒素(Capsaicin),能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 |
品種 |
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通常成圓錐形或長圓形,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成鮮紅色、橙色、黃色或紫色,以紅色最為常見。種子為淡黃色腎形,胚珠彎曲。由於果皮細脆及胎座隔膜中含有辣椒素,故帶有辛辣味。 本品有多個變種,據貝利(L. H. Bailey)的分類,依其果實的形狀,可分為: 1. 牛角椒(var. longum Bailey) 2. 五色椒(var. cerasiforme Bailey) 3. 指天椒(var. conoides Bailey) 4. 簇生椒(var. fasciculatum Bailey) 5. 甜柿椒(var. grossum Bailey)。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宜選表皮呈鮮紅色且色澤光亮,梗則呈青綠色,肉質結實不皺皮者為佳品。 特級辣椒之建議規格:同一品種,形狀完整,成熟適度,色澤優良(依品種固有色澤),無軟化,無枯黃,無腐爛,無病蟲害及其他傷害。 一級辣椒之建議規格:同一品種,形狀尚完整,成熟尚適度,色澤良好,無軟化,無腐爛,無嚴重病蟲害及其他傷害。 |
儲存方法 |
可用保鮮紙封好後置於雪櫃內可保存 1 周以上。要是將之置放於乾爽處慢慢會變成辣椒乾後,便可以儲存很久。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食慾不振、過量進食冷食或冷飲之人士,寒性胃痛、寒滯腹痛、胃腸脹氣、受寒呃逆、風寒感冒、嘔吐、瀉痢、濕痹、蛔蟲者食用。 忌:屬陰虛火旺體質者應忌食,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肺結核、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高血壓、牙痛、咯血、痔瘡、目疾、口腔炎、大便乾結、結膜炎、癤腫、肛裂等人士則應忌食。 |
#*食用配伍 |
宜: 1. 辣椒與墨魚:辣椒富含維生素 C,再配合墨魚的牛磺酸,能帶來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功效。 2. 辣椒與綠葉蔬菜:辣椒含豐富 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C,再加上綠葉蔬菜亦是豐富維生素 C ,搭配食用,彼能發揮最佳之抗氧化及保護心血管功能,從而可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忌: 1. 辣椒與生紅蘿蔔:由於紅蘿蔔蘊含一種能破壞辣椒中維生素 C 的物質(維生素 C 分解酶),故不宜與未完全煮熟的紅蘿蔔搭配食用。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位為果實。去掉果蒂後,在流水下沖洗乾淨。 |
#備註事項 |
因為辣椒素觸碰到人類體表時將產生灼熱感,所以常被運用在食材中作為香味或灼熱感(辛辣感)的來源。食物中灼熱感的程度的測量是藉由史高維爾指標Scoville Scale來測定的。因為辣椒中辣椒素的濃度含量不高,在安全的考量下辣椒遂成為典型辣椒素獲得的來源。 在醫學上,辣椒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可幫助祛寒。在外用上可做成軟膏、油膏或貼藥,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殺菌消腫的功效,可治療肌肉疼痛、關節炎、腰痛等。曬乾磨粉亦可用來調味。 減輕口喉中灼熱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服用冷食或是冷飲,像是酸奶、雪糕、乳酪或是牛奶;或可補充甜食,如果汁、糖或糖果。因為純辣椒素是難溶於水但是可溶於油脂類及純酒精的,所以常見的建議是吃含油的食物,像是奶油麵包、全脂牛奶或是發泡奶油以減輕灼熱感,並相信含油食物可帶走辣椒素。 |
常用菜式 |
辣子雞丁、豆豉炒辣椒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32 |
蛋白質(克) |
1.3 |
脂肪(克) |
0.4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8.9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2.6 |
膳食纖維 (克) |
3.2 |
水份(克) |
N/A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