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茶樹菇 |
英文名稱 |
Cha shu gu |
其他名稱 |
茶新菇、茶菇 |
學名 |
Agrocybe aegerita Huang. |
科屬 |
糞繡傘科 |
主要來源 |
只見分佈於福建,是福建省和江西省交界地方的土特產。 |
簡單介紹 |
性味:
味甘、性平。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大小。菌蓋直徑4-18cm,半球形或扁平,中部初凸,後平展,中央淺凹,深褐色,邊緣較淺,初時內捲,後外展。菌肉白色。菌褶直生,初白色,後漸褐色。菌柄淺黃色,長4-10cm,圓柱形、中實。菌環生於柄上部,膜質,白色,後期消失。孢子橢圓形,淺褐色。
生態習性:
夏、秋季生於油茶樹樁及枯木上。散生或群生。
營養成份:
子實體蛋白質含量高(為乾重的20%),賴氨酸的含量亦高,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食療價值:
茶樹菇有利尿滲濕、健脾止瀉、清熱平肝療效。
|
品種 |
有乾品和鮮品,鮮的茶樹菇根部沒有過多的細沙,比乾茶樹菇方便清洗,而且也省去了泡發的時間。市面上另有柳松菇〔Agrocybe cylindracea,亦稱柱狀田頭菇、楊樹菇〕,有類似食味,故亦有人稱之為茶樹菇,但質素稍遜 |
供應季節 |
全年 |
選購方法 |
留意茶樹菇的粗細、大小是否一致。顏色要近棕色,嗅之有清香。若聞起來有發霉味的茶樹菇是絕對不可以買的。 |
儲存方法 |
乾品放陰涼乾燥處,鮮品放雪櫃冷藏 |
烹飪前處理 |
1.茶樹菇用乾的或者新鮮的味道沒有太大差別,若用乾茶樹菇,泡發清洗時一定要細心多漂洗幾遍,以免茶樹菇中帶沙影響口感。使用前提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充分洗乾淨後,氽水2分鐘。
2. 鮮品則剪去菇腳,用小掃掃淨菇柄及菇傘,氽水瀝乾備用。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位為茶樹菇的子實體。子實體新鮮時口感滑韌,似金針菇,且微有茶香,用作燉湯,味道鮮美。留意茶樹菇若過長,在吃的時候很容易塞牙,故不要整根的炒,最好切成5—6㎝長段。 |
備註事項 |
理想食用菌,以清脆滑嫩的咬勁為最大的特色 |
常用菜式 |
茶樹菇老鴨湯,茶樹菇炒雞蛋,茶樹菇栗子雞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乾品 |
資料來源 |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 |
蛋白質(克) |
14.2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9.93 |
鈉(毫克) |
186.6 |
膳食纖維 (克) |
14.4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