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魔芋 |
英文名稱 |
Konjac |
其他名稱 |
蒟蒻、韶身、韶頭、麻芋、鬼芋、雷公槍、菎蒟、蛇六谷(中藥名) |
植物學名 |
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 |
植物科屬 |
天南星科魔芋屬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東印度和斯里蘭卡,而現時主要產自中國南部和日本,泰國、緬甸、越南等地也有。 |
#簡單介紹 |
魔芋是藏在地下的塊莖呈扁圓形,形狀與馬蹄相似但體積較大。生魔芋有毒,不能生吃,一般魔芋都經過加工脫毒,製造成蒟蒻或魔芋粉。魔芋所含有的黏液蛋白和植物纖維,具有保健作用和醫療效果,所以被人們稱為“魔力食品"。魔芋還含有一種凝膠,能附在腸壁上,阻礙各種有害物質的吸收。 |
品種 |
魔芋的種類很多,但不是每一種都適合食用,有些因為球莖所含的有毒物質毒性太強,不能在烹調中清除,而不適合食用。
常見幾種普遍可食用的品種:
花魔芋:此為中國和日本最主要栽種的品種,泰國和越南也有。其所含的葡甘聚糖可高達55%,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主用來製藥治外科病。
白魔芋:白魔芋色澤潔白,質量很高,它的葡甘聚糖含量亦很高,可達60%,非常適合用作加工。
田陽魔芋:此魔芋熟後外表為桔紅色,而切面內則為黃色,是黃魔芋群中的一員。而其葡甘聚糖可達到50%。
|
供應季節 |
盛產期為10至11月 |
選購方法 |
由於魔芋有毒,在市場上供應之魔芋,多為已經加工脫毒的產品,如魔芋塊或魔芋絲。好的魔芋產品應呈自然的黃白色,按起來有彈性,不易碎開。 |
儲存方法 |
魔芋在出售的時候,通常用鹼水浸着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吃剩的魔芋可連那些水放回袋中,放入雪櫃保存,並於下次食用前清洗乾淨。 |
#*宜忌人群 |
宜:魔芋中的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能防止便秘和減少腸胃所吸收的脂肪。而因魔芋有吸水膨漲的特性,食後能產生飽肚感覺,是理想的減肥食物。魔芋亦能減慢葡萄糖的吸收,能降低餐後血糖,對糖尿病患者有益。
忌:腹瀉和消化不良者慎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未有文獻報告。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由於魔芋不容易入味,於烹煮前可以盡量把魔芋攤開,以增加表面面積。而在烹煮前,魔芋應先要在滾水中出水,以去除腥味。 |
#備註事項 |
魔芋含有的葡甘聚糖是一種特的糖、加工後能做出一種黏度很高的水溶性食用膠。
生魔芋有毒、必需煎煮三小時以上才可食用、且每次食量不宜過多。
中醫稱魔芋為"蛇六谷"其性味辛寒、有消腫解毒、利尿、消飽滯的功用。
|
常用菜式 |
魔芋燒鴨、高湯芋扎金華片、黃瓜拌魔芋、關東煮。此外,魔芋常加工成為不同形式的素食,素魷魚、素肉丸等。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由球莖所製成可食用魔芋塊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 |
能量(千卡路里) |
7* |
蛋白質(克) |
0.1 |
脂肪(克) |
0.1 |
飽和脂肪(克) |
…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3.3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2 |
膳食纖維 (克) |
3 |
水份(克) |
0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