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花果類蔬菜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大豆芽
英文名稱 Soy bean sprouts
其他名稱 黃豆芽、大豆芽菜、大豆黃卷
植物學名 Glycine max (L.) Merr.
植物科屬 豆科
主要來源 各地蔬菜市場均有培育。
#簡單介紹 味甘,性平。有清熱、去濕、潤腸、益氣和中、生津潤燥之療效。芽菜也含蛋白質、脂肪及礦物質,並蘊含大量維生素 B 群,特別是 B2 和 B12,能美化肌膚,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品種 大豆芽菜是用大豆來浸種,在無光無土和適宜條件萌發的白色芽菜,所以附有幼細呈淺咖啡色的胚根、粗壯呈白色的胚莖及呈黃色的子葉。要是浸久了,便會長出長長的鬚根。雖然是大豆種子浸水後萌發的產品,但主要是用來做蔬菜供人食用。而黃豆芽亦是為香港最常見的大豆芽菜,其他常見的品種也有豌豆芽、蠶豆芽、苜蓿芽等。黃豆更是優質蛋白質的豐富來源,有助修補和建構細胞,助長發育。
供應季節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選購方法 宜選莖短小而粗大肥壯,幼嫩質脆,整個莖部潔白,不枯萎,豆部應選呈黃色者為佳。柔軟而細長的品種,屬次品。
儲存方法 豆芽不宜保存,建議現買現食,或放在低溫無光處,以免其繼續生長,可將豆芽放在保鮮袋中,置於雪櫃內冷藏,約可保存 1 周。
#*宜忌人群 宜:適合一般人士食用,尤適宜胃中積熱、便秘、痔瘡者,也適宜患有婦女妊娠高血壓、矽肺病、肥胖症、癌症之人士食用。
忌:黃豆芽性寒,故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不宜食用。痛風症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食用配伍 宜:
1. 豆芽與橄欖油:豆芽所含類胡蘿蔔素與橄欖油的維生素 E 相互搭配,能加強維生素 E 的效果,有助於改善皮膚粗糙,延緩衰老。
2. 豆芽與豬瘦肉:含維生素 C 的豆芽與含蛋白質的豬瘦肉同時食用,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展現光澤和富彈性的肌膚,同時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3. 豆芽與甘筍、馬蹄、豬肉碎:能帶來健脾補中,滋陰潤燥的食療作用。
忌:
1. 豆芽與蘋果:當豆芽的礦物質遇上蘋果的果酸,便會産生不易為人體消化的物質,既影響營養素的吸收,亦會導致嘔吐、腹痛等情況。
2. 豆芽與低鈉鹽:豆芽和低鈉鹽同樣是鉀質的豐富來源,同時食用會增加過量攝取鉀質的機會,有可能造成肌肉無力、心律不整等症狀。
烹調技巧 食用部位為黃豆幼苗的下胚軸和子葉。將豆芽浸泡於清水中約 15 分鐘,洗淨去根後便可煮食。
#備註事項 韓國涼拌豆芽是利用生的豆芽用鹽及其他調味料一同醃製成帶辛辣口感的開胃菜。
常用菜式 大豆芽炒肉鬆、乾煸黄豆芽、排骨黃豆芽湯、大豆芽豆腐魚頭湯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資料來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能量(千卡路里) 44
蛋白質(克) 4.5
脂肪(克) 1.6
飽和脂肪(克) N/A
膽固醇(毫克) -
碳水化合物(克) 4.5
糖(克) N/A
鈉(毫克) 7.2
膳食纖維 (克) 1.1
水份(克) 88.8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符號 意義
- 未測定
未檢出
Tr 微量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食物別名
x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N/A 沒有相關資料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縮寫 單位名稱
g
mg 毫克
mcg 微克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