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香梨 |
英文名稱 |
Bretschneider Pear |
其他名稱 |
京白梨、白桂梨 、鴨嘴梨、雪梨 |
植物學名 |
Pyrus bretschneideri |
植物科屬 |
薔薇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中國,基本上白梨主要分佈於華北、西北、遼寧等地。沙梨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及淮河流域等地。秋子梨主要分佈於東北、河北、山東、甘肅等地。 |
#簡單介紹 |
為薔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實。 味甘,性微寒。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清熱的功效,有「百果之宗」的 美譽。梨子含大量水分和果糖,果糖能補充體力及轉化為腦部所需的葡萄糖,有助提神和促進思考。 |
品種 |
著名的品種有: 1, 河北出產的鴨嘴梨,果肉脆嫩細潔,味甜,香濃; 2, 山東的慈梨,肉質脆嫩多汁,味極甜,微香; 3, 新疆的香梨,肉質細嫩,多汁味甜,清香; 4, 河北的雪花梨,質脆多汁,味甜香濃。 |
供應季節 |
香港的供應最合適為8至11月。 |
選購方法 |
以有果蒂為佳,果實的顏色和質感則視乎品種而定。要是果皮呈深褐色或黑色則不宜購買。 |
儲存方法 |
存放一段日子待成熟後進食;選擇果皮綠中帶黃的,可密封存放 4 ~ 5 天。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在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另外,但凡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乾喉痛、大便燥結,肝炎、肝硬化、高血壓、肺結核、患有麻疹、水痘、百日咳、腎功能不佳的病患者均可適量食用。 忌:痢疾慢性期、脾虛便溏、肺寒咳嗽及產婦忌食。脾胃虛寒、寒咳者也可加冰糖燉服。 |
#*食用配伍 |
相宜: 1.梨子與芝痲:梨子中的醣質與芝麻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可調節與平衡人體內蛋白質的代謝。 2.梨子與食鹽:梨子所含的鉀質與食鹽中的鈉質共同作用,有助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 相尅: 1.梨子與蕃薯:蕃薯蘊含豐富的澱粉質,食用後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當與梨子所含的果膠相遇便會生成一種不易溶解的凝塊,容易導致腸胃不適。 2.梨子與蟹:梨子的寒涼特性加上蟹的冷利特徵,容易傷腸胃、造成嘔吐和腹瀉問題。 |
烹調技巧 |
果實形狀有圓形,也有基部較細、尾部較粗,即俗稱的「梨形」。不同品種的果皮顏色大相徑庭:有黃色 、綠色、黃中帶綠、綠中帶黃、黃褐色、綠褐色、紅褐色、褐色,個別品種亦有紫紅色。野生梨的果徑較小,約為 1 ~ 4 厘米;而人工培植的品種的果徑可達 8 厘米,長度可達 18 厘米。除生食外,還可搾汁或製成梨乾、梨脯、梨膏,亦可作罐藏。 |
#備註事項 |
吃梨後不宜飲用開水,否則容易引致腹瀉。食梨時一定要細嚼慢嚥才能得到良好的吸收。 本種與秋子梨極相似,但本種的葉片較狹,果實不具宿萼,果柄較長;而秋子梨的葉片則較寬,果實具宿萼,果柄較短。本品的特點是成熟後即可供食用,毋須經過後熟期。 |
常用菜式 |
可作為生果食用。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55 |
蛋白質(克) |
0.2 |
脂肪(克) |
0.5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13.7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0.7 |
膳食纖維 (克) |
1.4 |
水份(克) |
85.3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