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
第二期: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

黃顙魚


圖1


中文名稱 space 黃顙魚
其他名稱 黃骨魚
拉丁學名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魚類科屬 鱨科
主要來源 "水域:亞洲中國及南馬盆地(老撾),越南到西伯利亞東南部。 主要分佈:珠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龍江等,當中以鄱陽湖出產的最為著名。"
#簡單介紹 "體型﹕身體延長,稍粗狀,吻端向背鰭上斜,後部側扁。 頭部﹕頭部扁平,眼睛中等大,頭部有四對鬚。表面光滑。 體表﹕沒有鱗片 各鰭﹕背鰭較小,胸鰭及腹鰭短,尾鰭深分叉。 體色﹕全體灰黃色,背部較淺,腹部鮮黃色,體側有綠灰色的暗斑及灰褐色的切痕狀斑點。 一般長度為8.0厘米,最大長度為34.5厘米,最大重量為300克。"
品種 "近緣種: 中間黃顙魚(黃牯)、長鬚黃顙魚(江西黃姑)、瓦氏黃顙魚(黃鮟)、光澤黃顙魚(黃甲)。牯/姑?"
供應季節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
選購方法 以眼球飽滿、角膜清亮、表皮柔軟、顏色黃褐色並帶有深色斑點、肉質細緻為佳。盡量不要選購深黑色,一般黑色的魚容易有土腥味。
儲存方法 一般使用低溫保鮮法。洗淨後,切成塊狀,用熱水焯一下,撈出過涼,用食鹽略醃、瀝乾後放入保鮮袋,便可放入冰箱內保鮮。
烹調技巧 肉質細嫩,細刺少,適宜燒、燜、煮、燴等烹調方法。
#備註事項 味甘、性平,歸肺、腎經。具有利尿、消腫、祛風、解酒的效用。因黃顙魚微毒,如有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紅斑狼瘡等皮膚病患者忌食或慎食。
常用菜式 木瓜燉黃顙魚、清蒸黃顙魚、紅燒黃顙魚
資料來源 中國食物成分表2010
能量(千卡路里) 124
蛋白質(克) 17.8
脂肪(克) 2.7
膽固醇(毫克) 90
碳水化合物(克) 7.1
鈉(毫克) 250.4
水份(克) 71.6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