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老人頭菌 |
英文名稱 |
Swollen-stalked catathelasma |
其他名稱 |
梭柄乳頭蘑、松苞菇、梭柄松苞菇 |
學名 |
Catathelasma ventricosum (PK.) Sing. |
科屬 |
口蘑科 |
主要來源 |
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南區的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日本也有分佈。 |
簡單介紹 |
性味:
味甘、性溫。
形態特徵:
子實體較大型。菌蓋直徑7-25cm,初期扁半球形,後期稍有平展,頂部鈍圓,白色至灰白色,有時中部帶灰褐色,表面光滑,濕時黏,邊緣內捲,並附有菌幕殘片。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稍密、窄、延生,不等長或有分叉。菌柄白色至污白色,中部稍大成梭形,內實,長5-14cm。菌環生柄之中部,雙層,白色。孢子無色或帶淡黃色,橢圓形至卵圓形。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高山區松、杉混交林中地上,單生或稀見群生。為松、杉等樹木的外生菌根菌。野生,未有人工栽培。
食療價值:
主治心脾暴痛,預防視力減退,增強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免疫能力。
|
品種 |
有乾品及鮮品,乾品比鮮品香,更宜燉湯 |
供應季節 |
乾品全年有售,鮮品7-9月 |
選購方法 |
新鮮的菌頭大,菌柄肥厚,感覺結實、水分足 |
儲存方法 |
用廚紙包往,放入紙袋,存放於雪櫃蔬菜格中,3-4天內食用,不應儲存過久 |
烹飪前處理 |
(乾品)用水冲淨,浸水至發大;(鮮品) 用小刀修去菌底之硬塊,刮去皮上泥土;濕布抹淨,切成厚塊備用,有需要時可氽水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位為梭柄松苞菇的子實體。本品菌肉肥厚,味道鮮美,可與各種肉類炒食及燉湯,因味較清淡,宜與肉類或海鮮同炒,或加入較濃調味料 |
常用菜式 |
老人頭菌燉白鴿、老人頭菌炒蝦球、`老人頭菌燴蝦子豆腐 |
|
^營養資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