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草蝦 |
英文名稱 |
Giant tiger prawn |
其他名稱 |
斑節對蝦、鬼蝦、大虎蝦、南美白蝦 |
動物學名 |
Penaeus monodom |
動物科屬 |
對蝦科 |
主要來源 |
東非至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新畿內亞、菲律賓、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泰國、澳洲。 |
#簡單介紹 |
味甘鹹、性溫。有補腎壯陽,開胃化痰功能。草蝦體形較大,肉質味道較佳,適宜油炸、蒜爆及鹽烤。 |
品種 |
草蝦體形一般長在12-35厘米,身體呈暗綠色,大型個體呈紅褐色,背面覆有土黃色及黑褐色橫帶,步足與腹肢紅色,第二觸角鞭主要為黑綠色,尾肢後半部呈紅色、藍色及黑褐色。 |
供應季節 |
養蝦全年皆有供應,海蝦刖以七至十一月為盛產期。 |
選購方法 |
新鮮的蝦身體呈自然彎曲狀,色澤透明,外殼光滑,頭與身體緊密連接,沒有鬆脫現象,捏時蝦肉結實有彈性,並帶有一般自然腥香味。 |
儲存方法 |
活養、冰藏、冷藏在4度攝氏。宜將蝦仔細清洗,瀝乾水份,把蝦背上的泥腸挑出,然後將蝦平放排列,放入保鮮裝中,再放入雪櫃冷藏或冷凍。 |
#*宜忌人群 |
適宜腎虛、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
#*食用配伍 |
未有發現清楚記錄。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份為殼內肌肉。蝦在加工時要去除蝦背部的沙腸,避免食後引致腸胃道不適,甚至引起腹瀉。在烹調時應注意加熱時間,不能過長,以防肉質變老,鮮味流失,影響口感,故此應用大火,減少烹調時間。 在烤焗時不要剝除蝦殼,避免蝦肉過份收縮,影響賣相。 |
#備註事項 |
該蝦喜歡棲息於水草場所,故稱為草蝦。 |
常用菜式 |
蒜泥草蝦、白灼草蝦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103 |
蛋白質 (克) |
18.6 |
脂肪 (克) |
0.8 |
飽和脂肪 (克) |
N/A |
膽固醇 (毫克) |
148 |
碳水化合物 (克) |
5.4 |
糖 (克) |
N/A |
鈉(毫克) |
172 |
膳食纖維 (克) |
- |
水份 |
73.6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