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掛麵 |
英文名稱 |
Wheat noodle, dried |
其他名稱 |
龍鬚麵 |
植物學名 |
/ |
植物科屬 |
小麥麵粉製品 |
主要來源 |
掛麵始創於中國東漢時期,至今有二千多年歷史。 |
#簡單介紹 |
將小麥粉添加鹽、鹼、水經懸掛乾燥後,經切製成一定長度,即成掛麵。掛麵因做法簡單、易儲存、口感好、食用方便、價格低、易於儲存,很受歡迎,尤其是中國北方。 |
品種 |
以做法分類有︰
(一)普通掛麵 (最簡單的掛麵,没有營養添加)、(二)花色掛麵(有營養添加,如雞蛋、番茄、賴氨酸)、(三)手工掛麵
以寬度分類有︰
(一) 特細麵(也稱龍鬚麵,1.0 mm)、(二) 細麵(1.5 mm)、(三) 小闊麵(2.0 mm)、(四) 大闊麵(3.0mm)、(五) 特闊麵(6.0mm)
添加劑分類有︰
(一) 味精麵、(二) 雞蛋麵、(三) 茯苓麵、(四) 蔬菜麵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一)首先應注意品牌及個人口味。
(二)留意色澤,好的掛麵是均勻一致,潔白但帶微黃的。掛麵過白可能是加了增白劑,對身體無益。
(三) 生產日期較近為好
|
儲存方法 |
應儲存放在通風、乾燥、清潔、無異味的地方。 |
#*宜忌人群 |
宜:一般人均宜食用,特別適合陰虛體質、多呵欠、心臟病、更年期婦女、回乳婦人食用,亦可治心血不足所起的失眠多夢、腳氣病、末梢神經發炎患者
忌:過敏體質人士、慢性肝病、糖尿病病人
|
#*食用配伍 |
相宜:紅棗、蔥白配白酒、大米配紅棗、糯米、青棗、黃豆粉、 雞蛋、粳米、山藥、豌豆、蕎麥、燕麥、鵪鶉蛋、蓧麥、 豆漿、玉米、紅薯、大米、山楂、甘草、黃芪
相剋:枇杷、小米、田螺、漢椒、蘿蔔
|
烹調技巧 |
(一)煮掛麵時要多加些水,因為掛麵在漲發過程中要吸收一些水分。
(二)用慢火煮掛麵為佳,熱量由外到內逐層進去才能把掛麵煮透,這樣煮出來的麵湯會較清,麵的口感也好。
|
#備註事項 |
食掛麵時往往會加入醋以平衡鹼水的酸鹼度 |
常用菜式 |
雞蛋掛麵 |
營養資料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348 |
蛋白質(克) |
10.3 |
脂肪(克) |
0.6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N/A |
碳水化合物(克) |
75.6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184.5 |
膳食纖維 (克) |
0.7 |
水份(克) |
12.3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