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榛子
|
英文名稱
|
Hazelnut
|
其他名稱
|
榛果、山板栗、尖栗、棰子
|
植物學名
|
Corylus avellana
|
植物科屬
|
樺木科榛屬植物
|
主要來源
|
廣泛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洲的溫帶地區。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東北三省、華北各省、西南橫斷山脈及西北的甘肅、陝西和內蒙古等地的山區。江西的羅霄山脈也有野生品種。
|
#簡單介紹
|
榛樹的果實,形似栗子但較細小,外殼堅硬,果仁肥白而圓,有香氣,含油脂量很大,有“堅果之王”的稱呼,與扁桃、核桃、腰果並稱為“四大堅果”。榛子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鈣、磷、鐵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由於其營養豐富,味道甘美,自古以來已被視作為珍果。榛子性平味甘,有補氣、健脾、止瀉、明目、驅蟲等功效。
|
品種
|
"中國原產的有:川榛、維西榛、刺榛、滇榛、絨苞榛、華榛、毛榛、平榛、武陵榛
歐美原產的有:大果榛、尖榛、歐洲榛、美洲榛、土耳其榛等"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榛子以個大圓整,殼薄白淨,出仁率高,乾燥,桃仁片張大,色澤白淨,含油量高者為佳。挑選方法應以取仁觀察為主。
|
儲存方法
|
適宜貯藏於低溫、低氧、乾燥、陰暗的環境下;適宜存放於15℃以下,相對濕度60%以下,暗光,否則會產生油脂氧化,不能食用。
|
#*宜忌人群
|
"宜:一般人皆可食用。適宜飲食減少、體倦乏力、眼花、肌體消瘦、癌症、糖尿病人食用。
忌:膽功能嚴重不良者應慎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未有文獻報告。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
烹調技巧
|
如果稍微烤一下,味道和質感通常被認為是最好的。把榛子放在烤爐內,然後在攝氏135度烤20分鐘,或烤焗直至外殼裂開。
|
#備註事項
|
存放時間較長後不宜食用,因有可能出現油脂氧化而造成敗壞;榛子含有豐富的油脂,膽功能嚴重不良者應慎食,以免引致消化不良。
|
常用菜式 |
油炸胡榛子仁,榛子杞子粥,榛子羹,朱古力榛子醬。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數據庫
|
能量(千卡路里)
|
628
|
蛋白質(克)
|
14.95
|
脂肪(克)
|
60.75
|
飽和脂肪(克)
|
4.464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16.7
|
糖(克)
|
4.34
|
鈉(毫克)
|
0
|
膳食纖維 (克)
|
9.7 |
水份(克)
|
5.31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