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赤魟 |
英文名稱 |
Whip stingray
|
其他名稱 |
魴鯆、鯆魚 |
拉丁學名 |
Dasyatis akajei (Müller & Henle, 1841)
|
魚類科屬 |
魟科 |
主要來源 |
"水域:熱帶至溫帶沿岸水域,西太平洋。
主要分佈:西太平洋北部,中國東海及台灣海域、南海(在珠江溯上淡水至西江到達南寧);日本南部和朝鮮西南部。"
|
#簡單介紹 |
"體型﹕身體縱扁,碟形,碟前方有向前稍突的短吻
頭部﹕眼睛細小微向上突,眼後方各具一個噴水孔
體表﹕尾呈細長鞭狀,靠近尾基長有附毒腺的尾刺,用作防禦。全身表皮裸露,無鱗片,唯沿背部中央長有結刺
各鰭﹕胸鰭後緣平切,前角和後角鈍圓;里緣分明。
體色﹕身體背部赤褐色,腹側乳白色。
一般長度為1米,最大長度為2米,最大重量為10.7公斤。
"
|
品種 |
"近緣種:
黃魟、古氏魟、花點魟、尖嘴魟等。" |
供應季節 |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以四至九月為盛產期。 |
選購方法 |
挑選體形略圓無傷口,體盤飽滿平滑,無黏膜覆蓋,尾部完整無斷裂,胸、腰骨無浮出,體盤無紅斑、血絲,邊緣無傷口缺角破損,靜止時平貼於缸底或缸壁,盤面無浮隆狀緊緊吸附。鰓孔完整,呼吸勻稱緩慢,頻率規律,上呼吸膜薄舒張正常。 |
儲存方法 |
一般使用低溫保鮮法。清除魚鱗、魚鰓、內臟後,清洗乾淨,將魚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冷凍室保存即可。 |
烹調技巧 |
肉質粗中帶幼,魚腥味重。宜配蒜茸及豆豉同燜。 |
#備註事項 |
味甘、鹹、性平,無毒,具有補中益氣之效。
|
常用菜式 |
豆鼓薑絲燒魟魚、蠔油魟魚、糖醋魟魚、橘醬清蒸魟魚 |
資料來源 |
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
能量(千卡路里) |
106
|
蛋白質(克) |
24.8
|
脂肪(克)
|
0.1
|
膽固醇(毫克) |
72
|
鈉(毫克) |
168
|
水份(克) |
76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