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紅豆
|
英文名稱
|
Azuki bean, Red Bean
|
其他名稱
|
赤豆、小紅豆、飯赤豆
|
植物學名
|
Vigna angularis
|
植物科屬
|
蝶形花科
|
主要來源
|
紅豆主要產自東南亞及日本,其中產量最高的是中國
|
#簡單介紹
|
紅豆是豆科一年生半纏繞草本植物紅豆經乾燥後成熟的種子。紅豆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如蛋白質、脂肪、醣類、維他命B雜、鐵、鉀、磷及多種氨基酸等,其中所含的離氨酸及維他命B是各豆類中最高的,對治療疲勞與腳氣病效果顯著。而礦物質則以鉀的含量為最多;其豐富的鐵質,更是血紅素及肌紅素的重要組成成份。味甘酸且性平,具有通淋巴祛水腫、止瀉、治疔癰丹毒、便血之功用。
|
品種
|
主流的食用 紅豆只有一個品種。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盛產期: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
|
選購方法
|
優質紅豆的外皮較薄,種皮顏色呈鮮艷紅色並具光澤,顆粒外形飽滿、大小比例一致、沒有破損及蟲蛀現象,品質才會比較優良和新鮮。
|
儲存方法
|
紅豆應儲存在乾燥的密封容器內,並放置在陰涼、通風、乾燥之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儘可能做好充分防潮、防黴、防蟲的措施,亦可儲存在冰箱內。
|
#*宜忌人群
|
"宜:紅豆具利水和解毒之功用,因此患有浮腫、腹水、水腫或排尿不順的人宜食用。經期、產後及哺乳期的女性宜食用。患腳氣的人宜食用。
忌:紅豆普林含量很高,痛風患者應少吃,一般人也不應大量長期食用。"
|
#*食用配伍
|
"相宜:
1. 紅豆與百合:百合富含維他命B1,B2和C等成分,搭配上紅豆豐富的蛋白質及鐵質等營養素,有補充氣血、安定精神的功效。
2. 紅豆與紫米:紅豆含有鐵質,有助於改善貧血,而紫米也是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兩者搭配食用,對於女性補血功效更佳。
相剋:
1. 紅豆與茶:紅豆中含有豐富的鐵質,但茶中的單寧酸成分卻會和鐵形成不溶解的鐵,因而降低人體對鐵的吸收。
2. 紅豆與羊肉:羊肉有溫補身體的功效,然而紅豆偏涼性,易使羊肉的溫補功效降低,故兩者不宜前後食用。亦勿與羊肝及羊肚等混吃,因為會引起食物中毒。"
|
烹調技巧
|
紅豆宜與其他谷類食品混合食用,一般製成豆沙,可做成豆沙當點心餡料及作甜品。而且煮紅豆時愈爛愈好,這可以除去腥味,也容易被消化。紅豆亦可煮湯、煮豆飯或煮粥。
|
#備註事項
|
"香港酒樓婚宴熱門甜品附送的甜品通常都是「蓮子百合紅豆沙」,取意「年生貴子、百年好合」。香港冰室及茶餐廳紅豆冰飲品亦是改良自紅豆沙,紅豆冰可視個人口味加入適量淡奶、椰汁或雲尼拿雪糕等。
如想煲紅豆起沙,可以將浸水後的紅豆放在冰箱,煮的時候放入沸水中煲至起沙,最後才苛落片糖調味,否則紅豆好難煲腍。另外、煮紅豆沙會加入陳皮,有足夠年份的一級陳皮往往比紅豆沙更有價值。
赤小豆與紅豆,稍有不同。赤小豆粒硬小,身形微長而色赤褐;紅豆稍大,形較圓,色鮮紅或微紅。"
|
常用菜式 |
蓮子百合紅豆沙、紅豆糙米飯、紅豆冰、紅豆沙、紅豆羊羹。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實驗室
|
能量(千卡路里)
|
329
|
蛋白質(克)
|
19.87
|
脂肪(克)
|
0.53
|
飽和脂肪(克)
|
0.191
|
膽固醇(毫克)
|
0 |
碳水化合物(克)
|
62.9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5
|
膳食纖維 (克)
|
12.7
|
水份(克)
|
13.44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