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花生
|
英文名稱
|
Peanut
|
其他名稱
|
落花生、地豆、長生果
|
植物學名
|
Arachis hypogaea
|
植物科屬
|
蝶形花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南美洲一帶,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國家有100多個,亞洲最為普遍,次為非洲。據中國,有關花生的文獻記載栽培史約早於歐洲100多年。
|
#簡單介紹
|
花生是種子,含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蛋白質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幾種氨基酸,故營養價值甚高,可直接作為食物,或提取製成食用花生油。
|
品種
|
花生的果實為莢果,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形狀有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蠶繭形的莢果多具有2粒種子,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莢果,一般都具有3粒種子以上。花生外殼多為奶黃或啡杏色。花生的內衣則可以是奶白色、紫紅、紫藍色、黑色不等。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秋天為最佳食用季節。
|
選購方法
|
優質花生形態完整、大小均勻,肉粒肥厚而有光澤,無雜質。具有花生純正的香味,無任何異味。
|
儲存方法
|
宜存放於陰暗通風處,在常溫下可以保存約6-8個月。
|
#*宜忌人群
|
"宜:病後體虛、手術病人恢復期、婦女孕期或產後進食花生均有補養效果。高黏血症者宜去皮食用。
忌:痛風患者、膽囊切除者;胃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消化不良者,跌打淤腫者忌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
1.花生與紅酒同食,有利於促進心臟血管暢通。
2. 花生連紅衣一起與紅棗配合烹煮食用既可補虛,又能止血,最宜於身體虛弱的出血人士。
相尅:
1. 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
|
烹調技巧
|
如果生食容易拉肚子,可以將花生用電鍋或燜燒鍋煮熟,可加入牛奶做牛奶花生。
|
#備註事項
|
"花生炒熟或油炸後,性質熱燥,不宜多食。
花生的諸多吃法中以燉吃為最佳。這樣既避免了營養素的破壞,又具有不溫不火、口感潮潤、易於消化的特點,老少皆宜。
花生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自古以來就是坐月子媽媽發奶餐裡的必備食材之一。"
|
常用菜式 |
眉豆花生煲雞腳、花生糊、芝麻花生糖、南乳花生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313
|
蛋白質(克)
|
12
|
脂肪(克)
|
25.4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N/A
|
碳水化合物(克)
|
13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3.7
|
膳食纖維 (克)
|
7.7
|
水份(克)
|
6.5 (資料來源: 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數據庫)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