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韭菜 |
英文名稱 |
Chinese chive |
其他名稱 |
壯陽菜、起陽草、扁菜、懶人菜 |
植物學名 |
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 |
植物科屬 |
百合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歐洲北部和中國。現分佈於歐洲和北美洲,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
#簡單介紹 |
味辛、甘,性溫。有溫中行氣、活血化瘀、散瘀解毒、溫腎壯陽、興奮神經等功效。 |
品種 |
韭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簇生,近圓形,葉細長,呈條形及扁平狀,且為實心,開有小白花。有春韭(春季生產之韭菜)和夏韭(夏季生產之韭菜)之分;春韭香氣濃郁而鮮甜,夏韭則帶點苦澀味。 本品種主要分為「葉用韭菜」、「苔用韭菜」和「根用韭菜」三大類。「葉用韭菜」是最常見的品種,可剪青葉片煮食。若韭菜經過遮光軟化處理,便得「韭菜黃」,俗稱「韭黃」,其色澤淡黃,肉質柔軟。「苔用韭菜」是指韭菜所開的花,俗稱「韭菜花」,其花莖特別粗大,尚未開花時花苞呈白色,帶有一種清爽的香氣。「根用韭菜」是指食用其根部為主,可供醃漬食用,而其嫩葉亦可食用。 |
供應季節 |
一年四季都有生產,以初春時節的品質最佳。 |
選購方法 |
韭菜宜選整棵外觀挻直不曲扭,用手觸摸時帶柔軟卻呈挺壯感覺者為佳品。 |
儲存方法 |
韭菜很容易腐爛,隔夜的熟韭菜不宜再食。宜放保鮮袋內並存放於雪櫃,可保存約 1 至 2 天。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腎虛陽痿、腹中冷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者,氣喘、吐血、尿血者,患有痔瘡、乳癰、疥瘡、便秘者,跌打損傷、腰膝冷痛者食用。 忌:陰虛火旺、體質偏熱、胃腸功能不佳、眼疾患者,患有癰疽瘡腫、皮膚癬、皮炎、濕毒者,患有肺癌、胃癌、肝硬化、膽囊炎及膽結石、水痘人士忌食。有口舌生瘡、口臭、瘡瘍者宜少食。 |
#*食用配伍 |
宜: 1. 韭菜與葵花油(或其他植物油類):韭菜中的類胡蘿蔔素需與植物油中的維生素 E 及不飽和脂肪酸搭配食用,才能充分産生作用,從而能發揮其抗氧化功能,起到預防癌症、心臟病等病症。 2. 韭菜與豬瘦肉:含有蒜素的韭菜與含有維生素 B1 的豬瘦肉一起炒食,有助人體集中注意力、消除疲勞,並有養顔美容的效果。 忌: 1. 韭菜與蜂蜜:由於韭菜富含膳食纖維,而蜂蜜則具有通便效果,兩者同時進食,便會容易引起腹瀉。 2. 韭菜與醋:醋及其他帶酸性的調味料會破壞韭菜所含的類胡蘿蔔素,使其營養價值流失。 3. 服用維生素 K 時不能吃韭菜,否則會降低藥效。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位為嫩葉。摘去葉片近末端位置,並將之浸泡於水中十五分鐘,再以流水洗凈。 |
#備註事項 |
韭菜蘊含蘊含一種有機硫化合物「硫化丙烯」,發揮著極高之抗氧化功效,有助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以及預防癌症的功效。 每年 8 月間韭菜會開花結果,其種子稱「韭子」,作中藥材用,主治陽痿,遺精,遺尿、小便頻數等症。 |
常用菜式 |
韭菜炒雞蛋、韭菜豬紅蘿蔔、韭菜炒蝦仁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26 |
蛋白質(克) |
2.4 |
脂肪(克) |
0.4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4.6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8.1 |
膳食纖維 (克) |
1.4 |
水份(克) |
91.8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