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紅米 |
英文名稱 |
black sticky rice |
其他名稱 |
紅血米、高山紅、紅曲米、紅酵母米、紅曲米、福曲 |
植物學名 |
Oryza sativa var. glutinosa |
植物科屬 |
禾本科 |
主要來源 |
紅米在中國已有極長的栽種歷史。因稻米喜愛高温多雨,水稻栽種主要集中在南方,而且分佈極廣。現中國主要紅米產地有常熟、徐州、大豐、懷安、上海、河南。 |
#簡單介紹 |
紅米是一種中國傳統糧食。紅米其米色粉紅,糯性,米粒特長,有香氣,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用紅米釀成的紅米酒倍受女性青睞,因爲它呈現紅葡萄酒一樣的紅色,味道柔和、喝過後餘味良好。
中國人吃了數百年的紅米,最近再一次被證實具有降血脂、提高好膽固醇,以及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紅米又稱紅曲米、紅酵母米、紅曲米、福曲。中醫師指出,紅米不算是高貴的中藥材,不少廣東、福建一帶的南方人,習慣將紅米磨成粉沖泡來喝,或是在煮雞湯或豬肉湯時加入少許,有去油膩、健脾胃的作用。
|
品種 |
紅米有很多品種,主要以產地及改良型號分類。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顏色均勻、比較紅、沒有啞色、顆粒完整飽滿且没有雜質者為上品。天然的紅米經溫水浸泡後,種皮的紅色素會慢慢溶解於水中,會形成紫紅色水溶液。煮熟後,紅色種皮會與米粒分離。 |
儲存方法 |
由於營養豐富,紅米容易發生蟲蛀,應放置於陰涼乾爽處或以密閉式容器儲存,並於六個月內食用完畢。 |
#*宜忌人群 |
宜: 營養不良、面色蒼白、皮膚乾燥及身體瘦弱者、產後婦人。
忌: 紅米與糯米一樣,不易於消化,腸胃不佳者或老年人,最好不要吃太多。熱性體質或腸胃燥熱而上火者,亦不宜多食用,以免助長火氣上升。
|
#*食用配伍 |
相宜: 蒜頭 (增強維生素B1的作用,消除疲勞)
相剋: 生海鮮 (破壞維生素B1, 容易出現疲倦,暴躁)
|
烹調技巧 |
一般當作普通米飯食用,亦可製成各種甜點。將紅米與白米以1比3的比例混合煮食可避免紅米因硬實所引致的腸胃不適。紅米飯應該趁熱食用,以免涼後有略硬的現象。 |
#備註事項 |
紅米和紫米是不同的米,不要混淆。 |
常用菜式 |
南瓜紅米糕、紅白米飯 |
營養資料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343 |
蛋白質(克) |
8.3 |
脂肪(克) |
1.7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75.1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4 |
膳食纖維 (克) |
1.4 |
水份(克) |
13.8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