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車厘子 |
英文名稱 |
Chinese Cherry |
其他名稱 |
櫻桃、朱櫻、中國櫻桃、櫻株 |
植物學名 |
Prunus Prunoideae |
植物科屬 |
薔薇科,李亞科,櫻桃屬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中國,分佈於河北、安徽、山西、陝西、甘肅、山東、貴州和廣西等省。現在日本、朝鮮也有栽培。 |
#簡單介紹 |
為薔薇科櫻桃植物的果實。味甘,性溫。中醫認為車厘子性溫味甘酸,具有益脾養胃、滋養肝腎、止瀉、祛風濕的功效,可治四肢不仁、咽炎、身體虛弱、風濕腰腿疼痛、凍瘡等症。可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健腦益智功效。車厘子蘊含豐富的維生素 A 及鐵質,有助促進人體免疫力的提升,同時參與血液的製造,促進血液循環。 |
品種 |
品種有: (一)大紫櫻桃:產自安徽,果較大,紫紅色,味甜汁多; (二)東塘櫻桃:產自江蘇,為紫紅色的圓形果實,味甜; (三)大窩櫻桃:產自山東,果為暗紅色的扁圓形,味甜酸; (四)嶗山櫻桃:產自青島,果實呈橘紅色的長心形,味甜酸多汁。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最合適為5至7月。 |
選購方法 |
以色澤鮮紅,表皮光滑且帶有光澤,有隆脹感,無凹陷瑕疵者為新鮮;同時宜選有果蒂且用力搓果蒂才會脫落者為較新鮮品。果實接近棗紅色,加上果蒂容易脫落的,則表示很成熟,要即時進食。要是果蒂部分呈深褐色,即果實已開始變質,不宜食用。 |
儲存方法 |
車厘子不宜久存,亦避免受陽光直射及灑水於果實上,以免發黴。最好放置於雪櫃內以防肉質軟化,一般可儲存 3 天左右。車厘子碰水就容易失腐爛,吃前才洗。 |
#*宜忌人群 |
宜:車厘子具有止痛消炎的作用,患痛風、關節炎的病人每天食用 20 顆車厘子,對緩解症狀有所幫助。適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脾虛泄瀉、腎虛遺精者,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癱瘓之人士食用。 忌:櫻桃性溫而發澀,易導致內熱,不宜逾食。凡有熱病、發熱、咳嗽、哮喘等患者應慎食。陰虛火旺、呼吸系統屬肺熱及水痘患者忌食。 |
#*食用配伍 |
相宜: 1.車厘子與哈密瓜:哈密瓜的維生素 C 有助促進人體吸收車厘子的鐵質,有助預防貧血,促進臉色紅潤,並能增強體力,促進發育成長。 2.車厘子與食鹽:櫻桃所含的鉀質與食鹽中的鈉質有助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 相尅: 1.車厘子與堅果:車厘子所含的鐵質可能會防礙堅果中維生素 E 的吸收。 2.車厘子與蜂蜜:車厘子的維生素 C 踫上蜂蜜所含的銅質等礦物質,容易因氧化而失去其營養價值。 3.車厘子與動物內臟:車厘子的維生素 C 容易被動物內臟的銅質、鐵質等礦物質氧化,影響維生素 C 的吸收,但維生素 C 同時間能促進鐵質的吸收。 |
烹調技巧 |
果實呈扁圓形,結果時為綠色,成熟後才變成紅色。肉厚多汁,味甘。除鮮食外,還可加工製成櫻桃醬、櫻桃汁、櫻桃罐頭、果脯和露酒等。現時在酒席、蛋糕或麵包上常見的糖水車厘子會染成鮮紅和鮮綠色,主要用於裝飾上和伴碟上。 |
#備註事項 |
不宜大量進食,因車厘子的鐵質含量較高,加上含有一定份量的氰甙,若過量食用會引致鐵中毒或氫氧化物中毒,輕度不適者可用甘蔗汁來清熱解毒。 其根、葉和花均可供藥用。 |
常用菜式 |
黑森林蛋糕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46 |
蛋白質(克) |
1.1 |
脂肪(克) |
0.2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10.2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8 |
膳食纖維 (克) |
0.3 |
水份(克) |
88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