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椰菜 |
英文名稱 |
Cabbage |
其他名稱 |
青椰菜、卷心菜、結球甘藍、包心菜、高麗菜 |
植物學名 |
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L. |
植物科屬 |
十字花科 |
主要來源 |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由不結球的野生甘藍演化而來。14 世紀傳入中國,荷蘭人統治台灣時引入台灣。現世界各地普遍均有栽培。 |
#簡單介紹 |
味甘,性平。具清熱散結、利尿解毒、潤腸通便、通絡壯骨利關節、健胃益腎,促進胃腸道潰瘍癒合。椰菜被譽為天然的胃藥,所含的維生素 U 乃抗潰瘍因數,具有修復體內受傷組織的作用,特別是腸胃道,故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起止痛和促進癒合的作用。此外,椰菜亦蘊含酚類,可具有抗氧化活性,這種性質可解釋它的抗動脈粥狀硬化作用、含硫的抗甲狀腺物質等。椰菜含有能分解亞硝酸胺的酵素,有助消除亞硝酸胺的突變作用,故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
品種 |
椰菜植株莖短,由後期生長的菜片互相包裹而形成一緊密的頭狀葉球,色澤綠中帶白。市場上除綠白色的椰菜外,還有紫紅色的品種,這種紫椰菜的營養豐富,特別是其所蘊含的花青素,具高強度的抗氧化功能,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其纖維素亦較粗,多做生菜及盤飾。 |
供應季節 |
主要生產期為每年12月至翌年4月。 |
選購方法 |
宜揀選表面乾爽富光澤,綠中帶白,球形完整結實且重身,結球緊密;底部堅硬;葉片新鮮脆嫩,緊密肥厚,不萎縮者為佳。 |
儲存方法 |
可以衛生紙張包裹放置於隂涼處或雪櫃冷藏,約可存放 2 至 3 周。由於椰菜的短莖(中心部份)容易腐爛,整顆購買時,可以將中心挖除,用沾濕的紙塞入其中,再用保鮮紙包起來。 |
#*宜忌人群 |
宜:適宜孕婦、減重人士,患有消化道潰瘍(特別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脘痛、糖尿病、便秘、黃疸等病患者。 忌: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良、腹脹人士不宜食用。甲狀腺功能失調者不宜大量食用。 |
#*食用配伍 |
宜: 1.椰菜與豬肉:椰菜中的維生素 C 與豬肉的蛋白質搭配食用,有助增強肌膚彈性,同時能預防黑斑和雀斑生成。 2.椰菜與竹筍:椰菜與竹筍同樣蘊含鉀質、維生素C與維生素B族,能有助維持體內鈉質的平衡,維持血壓水平,促進血液循環。 忌: 1. 椰菜與小黃瓜:小黃瓜蘊含維生素 C 分解酶,會分解椰菜中的維生素 C,因而會造成營養流失。 2. 椰菜與蜂蜜:當椰菜的維生素 C 遇上蜂蜜,會被蜂蜜的銅質氧化,從而降低椰菜的營養價值。 3. 椰菜與鵝肝或其他動物內臟:鵝肝與動物內臟所含的銅質和鐵質等礦物質,會將椰菜中的維生素 C 氧化,令維生素 C 難以完全發揮其功效,影響食物的整體營養價值。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位為葉球、葉片。椰菜外葉容易殘留農藥,宜將外側的葉子摘除,將葉球浸泡在水四十五分鐘後,然後在流水下反覆清洗數次。在烹調時加入少許醋,可保持其鮮明的白色。 |
#備註事項 |
近年有實驗證明,椰菜對胃癌有預防作用。 |
常用菜式 |
椰菜雞肉卷、椰菜炒鹹豬肉、椰菜韭黃炒上海年糕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食物安全中心轄下的食物研究化驗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22 |
蛋白質(克) |
1.5 |
脂肪(克) |
0.2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4.6 |
糖(克) |
2.5 |
鈉(毫克) |
27.2 |
膳食纖維 (克) |
1.6 |
水份(克) |
93.2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