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蒜苗 |
英文名稱 |
Garlic Stem |
其他名稱 |
青蒜、蒜苔、蒜毫 |
植物學名 |
Allium sativum L. |
植物科屬 |
百合科蔥屬 |
主要來源 |
原產自亞洲西部,現時中國各地均有種植。 |
#簡單介紹 |
蒜苗是大蒜的花莖。亦有地方稱青蒜(即大蒜的幼苗)為蒜苗。蒜苗的辛辣味比大蒜輕,既有它的蒜香亦較易被人接受。青蒜亦是回鍋肉不可缺少的配菜。 |
品種 |
蒜苗是大蒜青綠色的幼苗,以其柔嫩的蒜葉和葉鞘供食。 |
供應季節 |
全年均有供應,盛產期為9~10月。 |
選購方法 |
品質好的蒜苗株高在35厘米以上,葉色鲜綠,不黄不爛,粗壮,不易折斷。 |
儲存方法 |
不用冷藏保存,存放於陰涼通風處約可保存一周。 |
#*宜忌人群 |
宜:未有文獻報告。
忌:消化不佳的人宜少吃。過量食用會影響視力。有肝病的人不宜過量食用,令病情加重。
|
#*食用配伍 |
相宜:蒜苗宜與黃豆芽一起炒食,其質地柔嫩,滋味鮮香,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是孕婦、兒童的理想菜餚。蒜苗亦宜與羊肉同煮,可達清火降壓,消炎解毒,壯陽補虛的功效。蒜苗與萵笋同食亦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相尅:蒜苗不宜與地黃、何首烏、蜂蜜、和大蔥同食。
|
烹調技巧 |
不宜煮得過爛,以免辣素被破壞,殺菌作用減低。
|
#備註事項 |
蒜苗性溫味辛,能醒脾氣,消積食。而當中含有的辣素,對病菌和寄生蟲有殺滅作用,可達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和驅蟲功效。
蒜苗有降低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的作用。 |
常用菜式 |
蒜苗五花肉、蒜苗炒臘肉、蒜苗炒蛋、蒜苗雞珍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40 |
蛋白質(克) |
2.1 |
脂肪(克) |
0.4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NA |
碳水化合物(克) |
8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226 |
膳食纖維 (克) |
1.8 |
水份(克) |
0 |
|
^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
|
^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 |
符號 |
意義 |
- |
未測定 |
… |
未檢出 |
Tr |
微量 |
( ) |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
[ ] |
食物別名 |
X |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
* |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
N/A |
沒有相關資料 |
|
^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 |
縮寫 |
單位名稱 |
g |
克 |
mg |
毫克 |
mcg |
微克 |
|
回到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