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粳米 |
英文名稱 |
Japonica rice / Japanese rice |
其他名稱 |
大米、肥仔米、稻米 |
植物學名 |
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
植物科屬 |
禾本科 |
主要來源 |
粳米是粳稻種子脫殼後所得的米,而粳稻是水稻的一種。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已有極長的栽種歷史。因水稻喜愛高温多雨,在中國,水稻栽種主要集中在南方,而且分佈極廣。 |
#簡單介紹 |
粳米又稱大米,米粒粗短,其碳水化合物含量極高,約佔八成,能提供大量能量,是中國南方人民的主要食糧。其性平和,味甘淡,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渴除煩、潤燥清肺、固腸止瀉等功效。 |
品種 |
根據收穫季節,粳米可分為:
(一) 早粳米(呈半透明狀,腹白大,硬質粒少,品質較差)
(二) 晚粳米(呈白色,腹白小,硬質粒多,品質比早粳米高)
|
供應季節 |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 |
選購方法 |
顆粒飽滿肥大、大小均勺、有色澤、沒有碎裂、沒有異物混雜者為佳。 |
儲存方法 |
儲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置於近水喉或陽光能直射的位置。 |
#*宜忌人群 |
宜:產婦、老人、嬰幼兒、體虛、高熱、久病初愈之人
忌:糖尿病患者
|
#*食用配伍 |
相宜:藕、菠菜、白蘿蔔、鹿膠、菟絲子(中藥材)、 綠豆、田雞、黑芝麻、松子、核桃、薺菜、豆漿、 花椒、白糖、茶、紅糖、大蒜、牛奶、小麥、肉桂、 百合、鯉魚、小米、烏雞、香椿、山藥、 馬齒莧、莧菜、獼猴桃、茼蒿、茄子、葡萄、無花果、 薏米、香菇、雞肉、蓮子、人參
相剋:花生、馬肉、牛肉、紅小豆、蒼耳
|
烹調技巧 |
粳米可用來蒸米飯、煮米粥、釀米酒或磨粉製成米粉和各式糕點。 |
#備註事項 |
因粳米所含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糖尿病患者每次食用分量不應太多,以免血糖過高。粳米煮粥時不應放鹽,因鹽會破壞粳米中的維主素B1,缺乏維主素B1可引致腳氣病。另外,粳米煮粥時上面會有一層薄膜,叫米湯。米湯能補虛,老幼皆宜,特別適合久病初癒或產後體虛人士,煮粥時不應撈掉。 |
常用菜式 |
粳米粥、叉燒飯 |
營養資料 |
^營養資料及指標 (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4個樣本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能量(千卡路里) |
標一: 345標二: 347 標三: 345 標四: 346 |
蛋白質(克) |
標一: 7.7 標二: 8 標三: 7.2 標四: 7.5 |
脂肪(克) |
標一: 0.6標二:0.6 標三: 0.8 標四: 0.7 |
飽和脂肪(克) |
N/A |
膽固醇(毫克) |
- |
碳水化合物(克) |
標一: 77.4 標二: 77.7 標三: 77.6 標四: 78.1 |
糖(克) |
N/A |
鈉(毫克) |
標一: 2.4 標二: 0.9 標三: 1.3 標四: 1.6 |
膳食纖維 (克) |
標一: 0.6 標二: 0.4 標三: 0.4 標四: 0.7 |
水份(克) |
標一: 13.7 標二: 13.2 標三: 13.9 標四: 13.1 |
|
回到頂部 |